第(3/3)页 找自己签约? 既然是独自签约,为什么又要把自己喊到这? 一边琢磨,她一边说道: “这么说,最好的日子应该是年底呗?” “对,年底人多。” “寒暑假呢?” “寒暑假生意就好那么两天,等学生一走完也不行……唉。” 沈滕叹了口气。 曾佳想了想,没接这话茬,而是安慰道: “别急嘛,德芸社一开始也不是场场爆满。你看他们现在,不也是熬出来了……” “我们和他们可比不了。” 听到这话,沈滕笑道: “这点自知之明我们还是有的……郭德刚的成功基本上是不可复制的。人家熬了那么多年,刚好赶上了草根文化兴起嘛,一遇风云化作龙。不过……” 说到这,他顿了一下,才说道: “人成名了,是非也就多了。” “这到是。人情利益就都看出来了。” 曾佳感慨一般的点头。 俩人说的是去年1月份那场风波。 曹芸金大闹郭德刚的生日宴,当时吃饭的地方就是天乐园旁边的郭家菜,那会儿还有好多粉丝在。 虽然细节不清楚,但当时曹芸金跪拜一楼大厅的关公像,举手冲天发誓要和师父“散伙”的事情,可是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不过这在曾佳和沈滕看来,其实很正常。 班社制度的相声师徒公司,就是一笔靠人情维系起来的糊涂账。 比起靠合约约束,更多的是要用人心冷暖的人情来维系。 但沈滕自问他们这些人不会。 不是说大家你好我好一团和气,而是合约摆在这,明码标价。 一切按照规章合同办事就行。 不管好坏,都有法律支持。 但并不碍着他们……乃至全京城甚至全国的小剧场,各行曲艺社在等着看德芸社的笑话。 时代变了。 还试图用人情维系一个公司的做法,不敢说一定死路一条,但百分之九十九是跑不了的。 “曾经纪,我听说……杨蜜和德芸社里的一个孩子关系特别不错……” “你说的是烧饼,郭德刚的徒弟。” 曾佳应了一声: “烧饼问蜜蜜喊姐,蜜蜜也拿他当亲弟弟。所以在曹芸金的事情刚露出点苗头的时候,蜜蜜那会儿还怀孕呢,就挺着个肚子去敲打他了。这孩子是个傻实诚,但有蜜蜜在,也不会犯什么大错。” 听到这话,沈滕笑着点点头: “哈哈,那肯定……咱这全力谁不知道她仗义……论人品人性,那可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别的不提,就她和最近特别火的那位主持人angelbaby的友谊,都被许多人认为是典范呢。毕竟……咱们这一行里最多的就是见利忘义的家伙,可俩人这一路患难与共……现在谁不在心里挑起个大拇指呢。” 是吹捧么? 不至于。 因为沈滕说的是事实。 可事实的话,有时候也得分怎么说。 至少在这一刻,曾佳听出来了,沈滕这话哪怕说的是事实,也是以吹捧的角度来说的。 想到这,她多多少少心头有了一丝明悟。 沈滕的目的……不单单是想找自己帮个忙,应该是想找蜜蜜? 正琢磨着,沈滕又继续说道: “更何况……杨蜜对我的恩情我还始终记挂在心里呢。当初《黄金甲》我能当上那个太监,可都是她推荐那位沈助理,我才上去的……” “哈哈哈,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嘛。” 曾佳笑着打了个哈哈。 这种加深印象的话,愈发证明了他肯定是有所求的。 而接下来的事情,俩人也都是围绕着过去的一些事情在聊。 当然了,始终也绕不过杨蜜这个名字。 而在这方面的处理上,沈滕其实很圆滑。 把曾佳和杨蜜化作了一个整体,大概总结的意思就是说: “杨蜜现在这么厉害,肯定有曾经纪的功劳,就冲这一点,曾经纪也同样很厉害。” 大概就是这意思。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虽然真实情况曾佳心里有数,但任谁这么吹捧自己,心里听着也舒坦。 就这样聊了一顿饭的时间,吃完饭,时间也来到了下午1点多。 演出是2点开始,顺理成章的,沈滕邀请了曾佳坐在前排看了一场《开心麻花》的演出。 演出是以话剧的形式,而今天演出的话剧名字,叫做《索马里海盗》。 曾佳一开始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可看着看着,笑容就开始在脸上荡漾。 这剧整个就是一09年发生的各种事情的大杂烩。 尤其是里面有一段用针刑的场面,完全就是《风声》的复刻+搞笑版。 笑的曾佳前仰后合。 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种欢乐之下不俗的表演功底。 可是与之相比的…… 却是那惨淡的上座率。 120人坐满的小剧场,从开演前的寥寥无几,到演出中途,曾佳分神回头看了一眼整个剧场。 她细数了一下观众的人头。 拢共算上自己是不到40个。 40个人坐的虽然紧凑,都在前几排,可后面大把大把的空旷与黑暗,却与舞台上演员们卖力且精彩的演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节目好看么? 毋庸置疑。 可这上座率惨的……真的比这群“非主流”的索马里海盗混的还惨。 而这一下午的时间,接近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 她看着台上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谢幕的演员们,心里忽然泛起了一丝同情。 这么好的金子…… 怎么就不发光呢? 接着,她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沈滕找自己的目的猜测。 也果不其然。 在演出结束后的后台,曾佳应邀进入后台再次找到沈滕后,他身边还站了两个人。 在沈滕的介绍下,一个叫做余凯,一个叫做张辰。 他们,正是开心麻花的创始人。 /122/122455/3211647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