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岳父老泰山-《宋土》


    第(2/3)页

    “当初随我一同进京的十七个北陲义士,英灵供奉于王府祠堂。”

    “就算是我身死其中,也能与众义士团聚,无所畏惧!”

    感受到赵昆的决绝态度,向来鄙视文人的王犇,也不由肃然起敬。

    就在众人策划武力夺取易州之际,一支由三十多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汴京城。

    这支名义上的“探亲队”,正是由朱伯材率领的众族人。

    尽管已经离京多年,但朱伯材仍旧气势十足,毕竟他老朱家,可不是什么一般二般的望族。

    朱家的发迹不仅曲折,而且还充满传奇性。

    朱家本不姓朱,而是姓崔,乃是平民出身。

    崔杰早死,遗孀便带着女儿改嫁给了一个叫朱士安的男人,改随夫姓,随后生下朱伯材。

    朱伯材的姐姐,被神宗选中,封为德妃,诞下的龙子继承皇位,便是哲宗。

    直到德妃去世,才被追封为“钦成皇后”。

    可以说,朱家之所以能够发迹,靠的就是朱伯材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

    再加上朱伯材也争气,两个女儿,全部嫁给王爷,而且都是正妃。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王爷,一个是皇长子,一个是皇三子,二子早夭,那么皇三子赵楷就是名副其实的次子。

    将来储君之位,无论落在哪个皇子头上,朱家都能再出一个皇后!

    也正因此“朱姓”在大宋的地位极高,根本就不是一般的姓氏,能够比拟。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朱伯材做梦也想不到,家族内斗竟如此激烈,赵楷威严败尽不说,就连朱凤英都垮了。

    他心中对定王府自然是怨恨无比,此次进京,就是要向定王府讨个说法!

    朱家本就是开封府本地人,只因朱伯材和两个儿子,全部被封为节度使,这才拖家带口离开汴京。

    况且朱家这个“外戚”力量太强,陛下也有意把他们往外推,免得成为大宋的第七贼。

    朱家在城里自然是有宅邸,平日也不曾荒废,一直派人打扫。

    朱伯材便率领众族人,前往祖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