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辘轳的中心套着一根直径将近一尺,长度不到一丈的轴木。 孩子们费力地把轴木穿进起固定作用的大石条的孔洞中。 辘轳的内侧套入一根略带弯型的辘轳把。 辘轳把也是由原木制成,直径一拃有余,长约半丈多,能容纳三个成人人扶把绞水,现在四个孩子一起倒也正好。 四个孩子摇辘轳把,一个孩子负责把绳索一层层往上叠加。 用的绳索也不一般,是水毛毛他们帮运河漕船拉纤的纤绳,结实得很。 水毛毛那是“雁过拔毛”的人,给官家干活,不“顺”点东西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很快,第一竹筏的石头就运到了洞口,其余的孩子飞奔过来,搬运石块。 他们站成一排,一个传一个地把石块传到河里的小船上。 装上一船就运走一船。 船小,处于吃水的考虑,一船装不了多少石头,还得搭上一个孩子撑船,所以越到后面搬运的越吃力。 好在玉石偷得很顺利。 地面上有侯泽帮忙看着,四个守卫带来的所有威胁都被他及时阻止,使得守卫们竟没人发现库房有恙。 而水端富他们连鞋都不敢穿,怕有声响传出去。 因为地道另一端通向河边,所以里面渗进不少水,地道里比较湿滑,使得竹筏子在里面滑行很顺畅。 快到天明时,终于把库房搬空了。 侯泽让孩子们把河里的几块大石头装上竹筏,水端富他们拉过去,用这些石头把洞口填上,两人就躺在竹筏子上再也不想动弹。 等着他们把自己拉出去吧。 他们偷了这辈子最贵也最重的东西。 体力透支。 wap. /106/106349/2834699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