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要求不“高”-《寒门母子》
第(2/3)页
好在他身上有工部左侍郎的官衔,成天挂着银鱼袋往刻印坊一站,很能吓唬人:“放肆!这里是永安公的刻印坊,你们挖墙脚挖到永安公家里来,本官就不能放过你们,来人呐!”
“哟哟哟哟,黄侍郎大人息怒!息怒您哪!”商人们一向脸厚心黑惯了,虽表现得十分忌惮,实则不以为然:“我们就是来催货的!”
只可惜,同样是从三品,当年临洋侯可是被特赐了金鱼袋,而借光上位的黄侍郎,只有佩戴银鱼袋的资格。
不过,不管哪种鱼袋,对商人来说,既是震慑、也是机会。
尤其在黄侍郎喊一句“来人呐”,而并无官差配合时,震慑的成分便微乎其微,商人们转而打起黄侍郎的主意:“黄大人,中午我做东,我们去永安公的青瓦台吃顿好的!”
结交官员,是商人们社交活动中的首要项目。
在永安府的这段日子,黄照贤进益不少。
别的看不出什么,与各色人打交道倒是有长进。
就比说他如今搬到刻印坊住,天天就在刻印坊门口盯着,防止技术外泄,板着脸比谁都严肃,但做法却很柔和。
只要商人不挖走技术工人便可,因为工人们都是被封闭在屋内操作,黄照贤只需每天看着商人们接触不上工人就行。
但商人们对自己的拉拢,他却是极为给面子,一日三餐,除了早餐是跟着工人们一起吃,午餐、晚餐,基本上都有商人请客。
有人请,就去,然后饭桌上优先填饱肚子,再向商人们宣讲朝廷如何看重教育、如何看重书籍的出版印刷。
但问到是不是朝廷想垄断这项技术,则似是而非回答:“朝廷一向重视百工技艺、鼓励剏新精研。”
若问“工部是否研究不出、还要向永安公伸手讨要”这种饱含讥讽的话,则回敬:“黄某此次前来,是为传达朝廷对永安公关心民生的褒奖;
同时也要保护永安公的创造不被剽窃、利益不受损失,这是朝廷对永安公的爱护。”
都是来打永安公彩印技术主意的,可我是官,我能直言你们剽窃,伱们敢吗?
一来二去,套不到信息、也接触不到工匠,商人们便不大请黄照贤吃饭了,可黄照贤并不急,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外地商人到此。
来一拨就得有一拨人看到本官的银鱼袋,本官就不愁饭吃。
住在刻印坊,住宿条件并不比永安府这蛮荒之地的驿站差。
早饭在刻印坊吃,等于永安公花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