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六年前的连环凶杀-《双姝》


    第(2/3)页

    六年前。

    赵可正在警校的篮球场打比赛。

    杀伐果断地抢篮板,投篮,毫无悬念地连得数分,又飒又帅又美,台下喝彩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坐在第一排观众席上的周以正兴奋得手舞足蹈。

    比赛中场休息时,一个又高又壮的胖女孩儿呵斥带喘跑进休息室,扯着脖子大声嚷嚷。“赵可!你的挚爱失踪了!”

    “闫老师?”赵可冲了出来,一把扯住了胖女孩儿的领子。“怎么失踪的?不是休假了吗?什么时候的事儿。”

    胖女孩儿被赵可嘞得直咳嗽,用力将她推开。

    “你别折腾我啊,去她办公室就知道了,李队正在那儿调查呢。”

    “队长,打完比赛再去!”几个队员一听都着急地站起来。“这可是至关重要的荣誉之战!”

    “这比赛,我不打了。”赵可冷冷地抛下一句,穿着球服就飞奔了出去。

    闫老师是赵可大一时的犯罪心理学老师。六十岁,睿智博学,性格略有些古怪孤僻。

    她与赵可相见恨晚,两人很快成了忘年交。

    赵可五岁的时候,母亲跟人私奔,留下整日酗酒揍人的爸爸一人管她。父亲对赵可唯一温柔的时间,是要利用她去追求其它女人的时候。

    赵可被不务正业的父亲放养长大,从小养成了不羁的直男性格,淡泊人情世故,说话不讲情商。

    刚进警校的时候,她的成绩倒数,每天做两份兼职,为养活自己和交学费疲于奔波,还时常被拎着酒瓶子来要钱的父亲堵在校门口。

    闫老师并没有给赵可所谓慈祥的母爱。

    而是对她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她要赵可放弃学校外的兼职,改为在教研组勤工俭学。

    赵可帮闫老师翻译的“刑侦心理”英文学术书顺利出版,稿费一万,闫老师全给了她。

    意外的收获是,这次勤工俭学让赵可摆脱了没钱的窘境,还对“刑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闫老师一箭双雕,她的独特教育方式和赵可的天赋异禀结合,使赵可迅速逆袭成全校第一,也成了闫老师最得意的关门弟子。

    赵可从小就没怎么享受过母爱。

    虽然闫老师对她严厉多于温柔,但赵可很清楚,这个世界上最关心她,最无私的希望她一切都好的人,终于在她的生活里出现了。

    闫老师就这样成了赵可大学生活的全部。

    赵可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腻着闫老师。

    闫老师加班,她一定也陪着顶灯伏案。

    闫老师生病,她甚至会放弃期末考,留在教师宿舍寸步不离地照顾。

    同学都戏说一直没男朋友的赵可有心理疾病,只爱闫老师。

    当赵可赶到闫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一眼看到经常来跟闫老师请教和讨论问题的,公安刑侦大队的老李。

    他的脸黑得都能吃人了。

    “怎么回事儿李队!”一身篮球服的赵可满脸汗珠,焦虑地问。“闫老师说要自己出去旅游的,谁报的失踪。”

    闫老师二十年前独自到沙市警校教书。春节也都是在学校里过的,赵可和同学们甚至都没见过她的家人。

    “是旅行团报的案。说本来集合完毕,在上飞机前10分钟,突然找不到她。我们在机场女厕所的垃圾桶里,找到了她的手机。手机上没有任何的指纹和有用的信息。”

    “被处理过?”

    老李点头。

    “这几天我们查了所有相关的监控,调查走访了相关人。老闫就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样。最后在监控里出现的地方,就是进了机场三楼的厕所。”

    “闫老师进了厕所就再没出来?”

    “嗯!真邪门了。我刚仔细查了她的办公室,也没有任何线索。她休假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么?”

    赵可蹲下来,双手痛苦地杵着脑袋,泪水混合着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持续流下。

    “闫老师性格内向,很少出去旅游。休假前,她跟我说,这一辈子都给了教育事业,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该是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我听了这句话,还觉得有点儿奇怪,学校肯定会返聘她,而且她距离退休还有几年,怎么现在就功成身退了。会不会是她乔装走出了厕所,所以你们在监控录像里没看到她?”

    “所有那天走出厕所的,我们都一一做了调查。这期间保洁也清理过好几次厕所,几个保洁一致确认当日无人滞留。再说了,老闫她又为什么要乔装出来,又扔掉手机,难道是要故意失踪么?”

    赵可看着桌上摆放着的,闫老师还没有完成的论文资料,摇了摇头。

    “肯定有什么问题被漏掉了。难不成闫老师变成超人从机场飞出去了么?”

    “太蹊跷了,大变活人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