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救命啊!” 冯一博高喊一声,顿时引起了前船的注意。 夹板上探出一个小脑袋,看着应该是个童儿。 “这位朋友请了,麻烦通传贵主人一声,就说是应天府今科解元冯渊在此,遭逢船只漏水,望能援手一番,日后必有重谢!” 刚说完,那小脑袋就消失不见,应该是去通传了。 眼看那前船已经与这边并驾齐驱,终于停了下来。 冯一博这边的船,肉眼可见的有了下沉趋势。 好在速度不快。 这时船主也从下面上来,一脸生不如死。 “小冯老爷,那个臭婆娘早有准备,船早被凿了几个窟窿,眼下只是勉强堵住,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正说着,大船上抛过来两条绳索。 船主一看,立刻带着水手捡起。 很快两船接舷,冯一博带人将行礼送过去,人也都跳了过去。 待他们解开绳索,行出不远。 那船便已沉入水中,只能看到三座船帆。 船主欲哭无泪。 好在冯一博答应按照全程给他结算银子,勉强填补了一点损失。 另一边,冯一博对大船上的人千恩万谢。 却发现大船上的正主一直没露面。 他们的下一站是淮安,现在刚走到一半,身处高邮湖中。 若是在此处靠岸,周边都是些荒村野店。 想再找船极为麻烦。 冯一博想问问看,能不能出些钱,坐这艘船去淮安。 最次也要到宝应县,好歹那里应该有正经码头。 于是他找到一个守在船舱外的婆子,施礼道: “在下想当面谢过贵主人援手,不知可否帮我通传一声。” 他拿出一锭碎银,那婆子刚要接过。 正这时,一个相貌魁伟的中年男子,从船尾过来。 看样子,似乎是从后面的小船上来的。 他应该是听到了冯一博的话,上前道: “在扬州时,就听说了冯解元剿倭之事,今日得见,实三生有幸。” 冯一博连忙回礼,道:“不敢,不过倭寇和官兵大战一场后,捡漏罢了,敢问老先生,可是此船主人?” “非也,在下贾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忝为此船主人的西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