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无援-《笼中雁》


    第(3/3)页

    时诩微微垂眸,对杨骁的话不予置否,转而问张易道:“那你身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

    张易脸上的泪渍干得差不多了,他抽了抽鼻子,说:“我那日向千州刺史说明了我的来意,结果我刚出刺史府的大门,就被当地的地痞流氓给打了,他们追了我一路,又有刀剑又有长枪,简直就是要对我下死手。我怀疑,这是千州的那个老王八蛋授意的。”

    时诩沉下心来,自己如今人在嶆城,朝堂之事他插不上手,可这战事却是个不能拖的。

    千州的屯兵都进了盛安,那自己也只能上奏朝廷,寻求支援了。

    盛安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不知道景聆怎么样了。

    时诩抬头看了看没有一丝光亮的天空,闭了闭眼,在心里叹气。

    时诩对荣英道:“荣英,你去把郎中请来,给张参军看看伤。”

    “是。”

    时诩把扶着的张易交给一旁的时溪,叮嘱道:“子涧,你扶张参军回营房,嶆城战况紧急,我这便修书一封派人送回盛安,请求朝廷发兵支援。”

    时诩的奏疏在次日傍晚就被送入了皇宫。

    大明宫中,九岁的新帝贺约合在陈王的辅助下批阅奏章,虽然都是贺约合自己批红,但大多是陈王的意思。

    贺约合看完了时诩的奏疏,他抿了抿嘴,怯生生地对身旁的陈王道:“皇叔认为,是否应该派兵前往嶆城支援?”

    陈王眉梢微挑,他缓缓道:“皇上认为呢?”

    贺约合思忖片刻,小心翼翼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与满丘之战事关大魏国威,我……朕认为,应当派兵前往嶆城。”

    贺约合说完后,陈王看着它沉默了。

    贺约合当即认为是自己说错了话,他又连忙道:“朕年纪尚小,不够高瞻远瞩,这等大事,还是由皇叔定夺。”

    陈王扬起唇角,呵呵一笑,上身前倾道:“皇上真是谦虚了,不过臣认为皇上刚刚登基,并不是征战的好时机。况且这些日子武安侯已经把满丘人阻挡在了嶆城之外,我们当前只要守住嶆城便好,至于平城,日后有的是时间,徐徐图之。”

    贺约合胆怯地看了陈王一眼,随即垂下脑袋,小声道:“那皇叔的意思是……不派兵?”

    陈王捏了捏下巴,长臂一挥道:“直接让武安侯撤兵回盛安吧,这仗根本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奏折的一角被贺约合捏得折起,陈王见他闷着不作声,当即沉声道:“怎么,皇上不愿意?”

    陈王的声音如千年寒冰一般,贺约合顿时浑身一颤,摇头道:“朕……朕没有……朕只是,朕只是有点饿了。”

    贺约合恐惧地笑着,扭头便拿起毛笔,在奏疏上颤抖着写着自己的意见。

    陈王看着贺约合胆小又听话,倏地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他拍了拍贺约合的肩膀,起身道:“既然皇上饿了,那臣就叫人做点吃食来。”4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