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打个局麻就能搞定。 实际上,哪怕只是硬膜外麻醉,也是需要专业麻醉师到场操作的。 术业有专攻,医生可能懂麻醉知识,却没法做到他们那么精通。 一个最顶尖的手术团队,至少需要一名主刀,两到三名辅助的医生,一名麻醉医,一名器械护士。如果要求再苛刻一点,巡台护士也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越专业越好。 在手术中,每个人的分工都不同。 麻醉医的重要性不弱于主刀。 陆医生拿过检查资料,逐一查看。 片刻后,他一脸严肃的憋出了一句话。 “这个胆囊必须手术切除!” 说了基本等于没说。 病人都已经推进手术室了,肯定是准备做手术的。 不切掉胆囊,还留着过年吗? “说说你的具体观点!” 许医生似乎对这位病人的病情有所顾忌,想要听取更多医生的专业意见。 他是真的虚心听取陆医生的手术意见。 “结石这么严重,而且发生了急性炎症,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的办法。”陆医生给出了自己的诊断观点。 “嗯,说得有一定道理。” 许医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没有太大表情波动。 “小周,你的诊断能力一向优秀,也帮着参谋参谋!” “好的!” 周灿把所有资料仔细看过后,又查看了一下病人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现在不宜手术!” 周灿这些天跟着许医生学习各种手术知识,进步非常大。 眼界、预判能力、对风险的把控,都有很大提升。 病人一听就急了。 “各位医生,求你们快点帮我做手术吧!我痛得实在受不了了。不做手术,我……呕,哇……” 哗啦! 病人发生了呕吐,幸好护士刘霞经验丰富,眼急手快,帮病人接住了。 术前十二小时禁食禁水,其实就是为了防止病人在麻醉状态下发生呕吐,然后导致窒息死亡。 像刚才这种情况,如果是在麻醉状态下,病人是非常危险的。 “你觉得病人不宜现在手术,是因为没有术前禁食吗?” 许医生问道。 病人呕出的内容物不算少,看着是让人非常担忧的。 “这个其实是麻醉医该考虑的事。我认为现在不宜手术的观点有二。第一,从检查报告来看,病人应该是胆内结石损伤胆内粘膜,最终导致胆汁淤滞在胆囊内,引发了细菌感染。他会感到急度疼痛,恶心呕吐,应该是胆汁排不出去,内压过强。” 周灿不紧不慢的陈术着自己的诊断观点。 比陆医生草草两句话可就详实多了。 医生诊病,与个人做事风格有很大关系。懒的人,诊断时也是能够省事就尽量省事,包括给出的手术方桉,更多的是考虑怎么快速简单处理,而不愿过多的思考病人预后,术中的诸多潜在风险。 不是他们不专业,就是懒得去想。 这种医生有,而且起码占医生队伍的一成左右。 很多都是混日子的。 不过他们一般很难出事。因为有上级医生盯着,给他们把关。 而且上级医生、科室领导知道他们的行事风格,一些重要的诊疗活动,根本不可能让这种人来决策。 基本上就是安排他们干一些风险较低的活。 “第二,病人的身体虚弱,年纪偏大,手术风险本身就高。再加上检查报告来风析,我怀疑胆囊周围有化脓现象。需要先排脓,控制住炎症,再择期手术。” 这些手术观点,周灿以前是绝对说不出来的。 所以说,医生最快的成长就是实践。 他天天泡在手术室大半个月,每天都能得到大量手术锻炼机会,再加上许医生的悉心指点。见识,手术各种实践知识,与以前相比,进步太大了。 就像他那次讥讽杜冷纸上谈兵一样。 看书能学到的只有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以及与各种实践经验相结合,绝不是看书,看视频就能学会。 只有身临其境,在手术室才能学会真正的手术知识。 “病人现在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急性胆囊炎的死亡风险并不低,说说你的治疗方桉。必须保证病人安全。” 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超过10%,还真的不算低。 而且这个病,往往是病人大手术后引发的并合症,或者身体虚弱,有多种基础疾病引起。 发病后,病人的身体状况根本耐受不了胆囊切除手术。 这种情况下,基本只能对症治疗。 先稳定病人的病情,等到符合手术指征后,再行手术。 “我的诊疗意见就是先做超声穿刺,把胆汁引出一部分到体外,减轻胆囊内压。同时对病人做一个介入造影定位穿刺,把胆囊周围的脓液引出。待病人符合手术指征后,再行手术。” 周灿给出了两个治疗意见。 “快给我手术吧,今天不给我手术,我就不出去,死也要死在里面……”病人痛到面容扭曲。 一般来说,病人有严重疼痛,身体不舒服时,脾气容易特别坏。 病人不懂医学,听到医生们商量着,不给他做手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 “请胆囊外科与内科医生一起过来会诊吧!” 许医生面对病人的威胁,其实挺无奈。 多拉两个权威科室的医生一起会诊,可以减小他们需要承受的压力,分散风险。同时也能让病人、家属信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