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可没说哦,这是您说的。”周灿眨眨眼。 “呵呵,能找出断指血运不畅的原因,你至少有很大的功劳。” 单医生一般很少笑。 此刻,周灿的懂事,把面子给她留足,把所有功劳拱手让给她。让她很开心,也很受用。 “高先生,现在我们怀疑您的这个部位受伤,很可能伤到了神经。神经细胞是唯一不可再生的细胞。所以,如果神经损坏严重的话,我们恐怕也无能为力。现在先给您开两个检查,重点查一下神经通路是否中断,以及这一块的血肿情况。” “查清楚以后,我们再给您制定新的治疗方桉,尽最大努力保住您这只手的手指,以及手部功能。” 她与病人沟通,处处留有余地。 而且让病人自主做出选择。 其中的沟通技巧,周灿暗中加以学习,吸收。 医生除了努力提升诊治水平外,与病人的沟通也是一门必修课。 “单医生,请教一下,神经受损与重植的断指血运不畅有什么关联吗?” 油腻男医生的医学水平应该不是很高。 居然不清楚两者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在书本上很少有记载。都是医生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周灿只是点了一下,单医生就知道原因所在了。 她显然清楚神经与血运的关联。 这也说明有一位主任级的老师太重要了。 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你可以请教周医生!” 她应该是借这个机会,有意教训一下油腻男医生之前对周灿的傲慢与官老爷作派。 油腻男医生一脸尴尬的看向周灿。 让他一个高年资住院医向一个规培生请教,多少有些抹不开面子。 更何况,不久前他还在周灿面前装了一把大爷。 现在开口向人家请教,多难为情啊! 如果不请教,只会更尴尬。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肯定会暗地里笑话他。 “周……医生,能指点一下么?” 油腻男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向周灿开这个口。 “神经受损,有可能影响血运不畅,你的老师没教你?”周灿反问了一句。 “咳咳……可能教过吧,也许是我忘了。” 油腻男医生的老师,撑死了也就是主治级别。 如果带教老师不喜欢他的为人,很可能就是例行公事的走走过场。 所以说,水平差还是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傲慢无礼,不会做人,官僚主义,这些人格缺陷都有可能不讨上级医生喜欢。 “何医生,这一床的病人记得跟进一下。他做完检查后,可以把结果拿给我看,或者找申主任。他的断指再植已经超过一天,一定不能拖。” 单医生把这事交代给何医生跟进。 她带着几人继续查房。 一百多张床位要查,哪怕每张床位平均用时一分钟,也需要将近两小时。 所以,查房基本上都是查重点病人。 刚做完手术不久、有可能危及生命、主任重点交代的病人,这些都需要仔细检查了解病人的情况。剩下的普通病人,只能留给住院医生、规培生、实习生慢慢去查。 约半个小时后,他们查完了本组的所有开放床位、 单医生带着他们进入本组的两间病房继续查房。 需要住进病房的病人,一般都是需要特别照顾,或者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护士、医生们对于病房内的病人,也会格外上心。 大家都害怕出事。 周灿一眼就看到了那位从120床位转走的男病人。 “周医生,你好呀!” 男病人看到周灿,立刻热情的打招呼。 要不是周灿前两天拼着被上级医生责骂,也要把他的问题反映出来。 他这条腿能不能保住,还很难说。 男病人嘴上不说,这份感激却是一直记在了心里。 此刻看到周灿,他很激动,也很高兴。 “你好!转这里来啦?” 周灿笑着走上前交谈。 男病人的妻子也识得好歹,知道这位年轻医生是恩人。把一瓶准备给病人当早餐的八宝粥递给周灿。 “上次还得谢谢您哩,俺们乡下人,也没啥好东西。请您喝瓶粥,别嫌弃。” “谢谢你们,不过我们医院有规定,不能收受病人及家属的任何礼物。这瓶粥,还是留着给大叔喝吧!” 周灿感到特别欣慰,特别开心。 每次治好了病人的病,或者救回了病人的生命,他们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激。 比如崔先生,还有那位武先生的孩子,又或者眼前这对朴实的中年夫妇。这些人的感恩行为,都让周灿感到很开心。 “腿现在好点了吗?” “重新做了一次手术后,已经好多了。腿也不胀痛了。” 中年大叔笑着说道。 看上去,中年大叔的精神也要比那天好得多。 周灿顺势揭开被子,查看这位中年大叔的脚。 水肿已经消失了,皮下紫癜也没了。足部的肤色看上去还不错。不过足部的皮仍然有点皱褶。这是正常现象。 需要等到病人能够下地走路以后,对这只脚做一些康复运动。 到时候自然会恢复正常。 “他第一次手术后,血管内形成了血栓,可能与那段血管损伤有关系。后来申主任给他截取了一段静脉血管换上,这才得以彻底解决。” 单医生在后面解释道。 可能也是想告诉周灿,形成血栓不是她没缝好。而是病人的血管受损。 其实说到底,还是经验不足,技术不到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