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合作写论文,隆重的送别-《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3)页

    周灿在这里面工作久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无力和无奈。

    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太多了。

    有时候看着一些年轻生命的逝去,他心里特别难受。

    不过在这三个月内,他也从一个重症病房的菜鸟,变成了出手干净利落,用药果断,抢救狠辣的干将。

    经他抢救的患者数不胜数。

    很多都是周灿把他们从鬼门关一次次拉回来,然后小心翼翼的照护着,最终平安的送出icu病房。

    每次有这种好转的病人送出重症病房,医护们都会特别高兴。

    经常开玩笑说,终于又送出去一个活的。

    周灿离开重症医学科的这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了。

    在这里呆久了,他与医生、护士们也有了很深的感情。每次在抢救病人时,大家就像战友一样往上冲。这种科室间的团结氛围,任何一个科室都比不了。

    包括急诊科。

    在重症医学科内,也有着各种竞争,偶尔还会有勾心斗角,不过大家却始终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睦、团结。

    组与组之间,没什么隔阂。

    医生与护士有时候就像一起拼搏的‘夫妻’。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

    周灿对这个科室充满不舍。

    天下终无不散的宴席,他该转往新的科室规培了。

    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办公室内,刘主任亲自为他送别。

    “小周,虽然这三个月我是你的带教老师,但是我感到特别幸运。带你的过程中,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你在外科方面的经验,以及勇于探索的无私无畏精神,还有脑回路清奇的诊断能力,都让我获益匪浅。这三个月,重症医学科的重症病人转出率一直在提升,住院周期大幅缩短。我知道,你的功劳最大。”

    刘主任看着周灿,心中那是一万个舍不得他离开。

    这员干将不但为重症医学科带来了极强的活力,而且效果极为显着。

    周灿喜欢反复研究那些他认为有可能经过治疗后好转的病例。

    等到病因明确,或者有了一些可以实施的手术方桉、治疗方桉后,他都会及时的向刘主任提出来。

    三个月最少帮助超过七十位患者成功脱险,那些患者最终全部平安的转出重症监护室。

    “受到你的影响与启发,让我意识到了重症医学科的严重不足。我们以前确实太保守了。我已经向医院提出申请,增加一个轮值机制。神内、心胸内科、消化道内科、妇科、产科、神外、心胸外科、消化道外科等多个权重科室,每个月派出一位主治以上级别的医生到重症医学科参与值班。”

    “术业有专攻,有专科医生的加入,对于重症患者的诊治将会得以积极推动。可以减少死亡率,大大提高重症患者的好转率。”

    刘主任也意识到再这么当和尚撞钟,不行。

    就好比一棵小树,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被风吹倒了,连根都拨了出来。

    第二天,这片区域的护林员张三看见了,赶紧跑过去把它扶起来。

    本来想要给它打个木桩,又担心伤害到它的树干,于是就这样扶着。一直等着它,想要让它重新长好。

    张三每天就这样扶着它,连吃喝拉撒的间隙都得叫老婆过来帮忙。

    还得叫老婆天天给它浇水。

    就盼望着这棵树的根系能够早日重新扎进泥土内,变得稳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张三为了帮助这颗树苗重新站起来,夜以继日,与老婆两人对它百般照顾。非常辛苦。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棵树很争气。树根重新扎进泥土深处,不需要张三再扶着了。

    它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然后过了没多久,又有一棵树被风吹倒了。张三与他的老婆又是老办法,‘傻人式’的扶着,日夜照顾。这时农夫李四走过,看到后就提出一个建议。

    可以给这棵树做一个三角架支撑住树干,然后把根部的泥土重新加固,再浇水帮助这棵树渡过难关。

    张三刚开始是不愿意的,害怕伤到这棵树。

    在李四的劝说下,最终答应试一试。

    结果,发现用了李四的办法后,树苗不但没死,反而只用了半个月就恢复了生机。

    从那以后,张三再也不傻呼呼的蛮干了。

    从这个小故事不难看出,图雅医院目前的重症医学科,对病人的治疗方式就是护林员张三的傻子模式。看着特别辛苦,特别累。

    但是效率低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