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精辟的病理分析,后来者居上了-《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3)页

    “说来其实并不复杂,我治疗过多位糖尿病患者,所以对这个病的一些体表症状有着很深刻的印象。比如皮肤暗沉发褐,甚至出现明显的皮肤病。在临床诊断中,如果只是脖颈部、腋窝等处的皮肤发暗,哪怕黑得像吓人,也无法诊断为糖尿病。”

    “只有当这个条件出现在孕妇身上时,才增加了糖尿病的诊断机率。而且怀胎的月份越大,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可能就越高。”

    病因的诊断远比想像的复杂。

    一个单独的病症,很难断定是什么病。

    比如肚子痛,有可能是肠炎,也有可能是子宫肌瘤,还可能是股疝。

    多处皮肤暗沉发褐,再加上怀孕37周,这两者合在一起,才有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

    “后来患者端起水杯喝水,捞了个空,我立刻意识到,她可能视力也出现了问题。经过观察她的言行后,我更加肯定了这一点。到得此刻,基本上已经确定她发生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周灿的诊断方法明显要比排除法高效许多。

    两个病征与孕晚期这个特殊条件合在一起,让他直接锁定病因。

    “两天前明明查过血糖没事啊,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呢?”杜冷终究没忍住内心的强烈好奇,脱口问了出来。

    一问出来,杜冷立刻意识到暴露了自己的短处。

    不过他问的这个问题,有许多人都想知道答桉,所以大家的眼睛并没有盯着他,而是把目光焦点锁定周灿。

    “病人在入院前的第五天,发生了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这种急性感染对患者而言是一个应激状态,当病人发生应激的情况时,体内的胰岛素会变得不足。而胰岛素反过来调节激素增加,以及肝糖释放,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高血糖。如果患者住院的这两天为了配合检查,进食和饮水受到限制,会进一步加剧病情。”

    “以上便是我辩证的全部病理机制。可能有疏漏之处,请大家指正。”

    周灿说完后,全场鸦雀无声。

    很多医生都沉浸在他的分析当中。

    “周医生的分析精辟且精彩,完全符合人体内分泌学病理机制。”

    一位馨香妇幼医院的医生忍不住赞道。

    “这个病例非常有学习意义,让我们以后诊断孕期患者时要把她们的应激状态也考虑进去。”胡婉君六十岁的老专家,老教授,可谓是见多识广。

    但是这种罕见病例还是第一次遇见。

    当然,也与她的专攻领域是妇科,而不是产科有一定关系。

    “后生可畏呀!以后,这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张碧华主任有感而发。

    她的专攻领域就涉及到产科,没想到在这个病例中,她竟然还不如一个规培医生。

    正如她所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天下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一辈终究有落幕的时候。

    “我这个其实就是瞎猫撞上死耗子,刚好对这种病例有一定了解而已。”周灿可不敢骑在这些主任医师们的头上。

    在场的全是大老,哪一个都不简单。

    ……

    孕妇经过输液后,血糖降到了14mmol/l左右,胎心明显变强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碧华主任让护士把生理盐水换为5%葡萄糖氯化钠。

    这么做的目的是增加患者的热卡,有利于更快纠正酮体。

    治疗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已经转危为安。一座压在胡婉君教授等人心头的大石头被挪开了。

    她们的表情放松了少许。

    一行人回到会议室,再次探讨积压的几个疑难病例与危重病例。

    这次,周灿的地位显着提升,馨香妇幼医院那边再没有哪个医生敢小瞧他。

    至于图雅医院这一方,大家早就见识过周灿的本事,现在对他只是更加敬佩而已。

    这时候,那个下肢酸痛,静脉栓塞的患者也做完了检查。

    基本可以确诊她的病因就是下肢深静脉栓塞。而且发生了多处栓塞,并且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考虑到患者的家庭比较贫困,再加上患者本人的手术条件较差,专家们当场给她制定了药物溶栓的治疗方案。

    如果效果不佳,那就只能住院择期手术。

    这个患者的诊断只是一个小插曲,本来也不是特别难。

    至少对于在场的专家们来说,这种下肢深静脉栓塞不算啥。

    一共积压了七个疑难或危重病例,大家一一展开了讨论。会议室内的气氛也慢慢变得活络,大家纷纷踊跃发言。

    两院的医生们从最初的泾渭分明,慢慢变得融洽了许多。

    “本院收治了一位患者,是一位63岁的女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上叶占位。考虑肺癌可能性大,请各位在场的专家看看能否手术?”

    胡婉君教授示意助手把ppt片播放在屏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患者的ct检查影像。

    “这个应该尚属于肺癌早期,完全符合手术指征。”

    “我认为患者年纪偏大,传统的开胸手术应该尽量避免。”

    “胸腔镜手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在场的不少医生其实是内科医生,对于外科并不擅长。

    也就是近年来,内镜手术高速发展,再加上市场倒逼下,内科为了生存,不得不发展介入手术、内镜手术。

    这才使得内科医生们对手术也有了那么一点发言权。

    要说专业的话,肯定还是心胸外科的医生更专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