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师古和李师道的父亲肯定早就已经离世了,但是,长兄如父这一点也是存在的,而且李师古对自己的弟弟相当不错,李师道对兄长也算是言听计从。 所以说只要李师古还活着,李师道就不会成为朝廷的威胁,这也是当初太上皇为什么选择了安抚,而不是强行肢解平卢的原因。 只不过,估计李诵自己都没想到,李师古竟然活的还没有自己的时间长…… 当把这一切都串联起来,郭戎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 李师道手中的兵马确实不多,战船和商船也算不上先进,但是他手里那一支船队的规模太大了。 安史之乱后中原的就一直动乱不止,此时大唐真正的财税重地依旧是江淮、江南,随着占城稻的种植南方的经济地位没有被削弱,反而被增强。 相比较李师道,李愬北上之后沧州、景州、德州的防御力量相对空虚的问题反倒没有那么紧迫了。 毕竟手握一支庞大船队,态度不明朗的李师古如果真的出问题了,带着船队开始在整个东南沿海烧杀劫掠的搞破袭战,那才是大麻烦! 原本郭戎计划到了洛阳之后,再进行兵力的进一步分配,但是,脑门上悬着一颗定时炸弹郭戎无论如何不能安心的。 抬起头看了看时间,正午刚过,闭上眼睛沉思片刻,郭戎看向了眼前的两个亲卫。 “牧雨!” “在!” “你立刻去传令,大军在潼关左近原地休息一个时辰,埋锅做饭!” “是!” “别着急,还有,让刘(禹锡)长史从全军抽调物资,装备,给养,数量上……” 稍稍思索郭戎继续说道, “数量少,让刘长史以一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独立骑兵营的人员为基础,为每个人配备两匹战马,一匹驮马,以及相应六天的粮草。” “此外,在全军休整期间,长缨军、左武卫所有营以上军官到潼关头之下开会,记得准备好地图。” “好了,就这些,速去!” “遵令!” 接受命令之后,折牧雨跑步匆匆离去,而郭戎则转向了眼前的韩湘,示意韩湘跟着自己走下城头。 “韩湘你不需要参加等会的会,但是你有更重要的任务,稍后你带人马上前往汴州!” “汴州?” “对汴州!稍后我会写一封信,向宣武军韩大帅说明情况,由你去将信送给韩大帅,请韩大帅立刻开始兵马的集结和备战,数量上不封顶,多多益善,但是最少不能少于三万人!” “完成了至少三万人的准备之后,请韩大帅将完成集结的宣武军,大张旗鼓的向淮西、胶东、魏博三个方向开进,尽可能营造出一种宣武军配合我军主力攻城拔寨的态势。” “记得提醒韩大帅,声势造的越大越好,实在不行让农闲的农夫举着旗子充数都可以,关键是声势要大!” 随着郭戎、韩湘、折牧雨走下,除了每隔几十步一个披坚执锐的潼关守军,潼关的城头上重现变得空荡荡的。 很快,一阵悠扬而急促的声音铜号声音开始在潼关的城头上飘扬,随着这声音,正在穿越潼关,长达数里的东征平叛大军突然齐刷刷的停下的脚步。 因为没有任何计划的休息,导致这一刻,最忙碌的人变成了炊事班们,一个又一个大黑铁锅被“冬!冬!冬!”的仍在了地上,每个人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好在因为不是扎营,闲的蛋疼的兵营开始吭哧吭哧的帮炊事班挖无烟灶。 当一个个无烟灶完成之后,“当啷啷啷”一个个铁锅已经被摆放拉上去,紧接着火光燃起,铁铲开始不停的翻炒。 写完信,目送韩湘离去的郭戎闻到了若有若无的属于红烧肉的香味,于是顺着香味看了过去。 结果看到了拿着工兵铲大小的铲子在锅里疯狂翻炒的炊事兵。 看着颜色已经渐渐变化的红烧肉,郭戎不得不感叹一句,炒糖色真的是炊事兵们最后的倔强和坚持了。 /133/133840/3142534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