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意料之外的跳反者-《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2/3)页

    有着两路兵马,足够将绝大多数人的目光吸引住,从让自己从容的从南线绕行。

    当然了,郭戎也做了第三种准备。

    那就是吴少项顶风作案,敢于作妖……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自己又不是如同逃回长安的时候一样孤军深入,身边一个三千骑兵的骑兵团,一个包括五千步兵的步兵团。

    再加上自己通过韩湘向韩弘提出的要求,韩弘至少会派遣一万精锐的宣武军南下。

    而在长缨军中,无论是步兵团还是骑兵团,都是有至少一个工兵营的,这也就是意味着长缨军具备很强的攻城能力!

    事实上,当初第一次借助大势压迫吴少项的时候,如果不是太上皇李诵给了郭戎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要求,当时郭戎就想把他干掉。

    如果,现在,吴少项敢于作妖,郭戎不介意直接平了他。

    然而有些东西终究是无巧不成书的。

    虽然地处河网密布的江淮地带,眼下这支队伍的规模也是超过了八千人,饶是如此,在长缨军相对完备的侦察和进攻体系之下,整个队伍依旧走出了让郭戎相当满意的速度——每日平均八十里。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长缨军向南行进两天,然后开始折向东,完成折返之后,开始一路绝尘直奔着宣武军和淮西军交界的地方而去。

    在郭戎的计划中,已经被解除了武装之后的吴少项,面对宣武军的威胁,应当显出一种相对弱势的态度,退避三舍,抱城而守才对。

    毕竟,手里没兵,就应该老老实实低调装孙子,否则孙子装不好,脑子可是要掉地上的。

    从而以这种方式,为自己腾空一条相对僻静的道路。

    然而就在一切顺利,郭戎的队伍距离宣武军南下的部分不到三百里的时候,来自宣武军的信使却带给了郭戎一个颇为意外的消息。

    原本应当老老实实等待命运的吴少项却罕见的硬了起来,面对大军压境的宣武军,不仅没有示弱的想法,相反吴少项开始从整个淮西抽调兵马,直接硬生生的挡在了宣武军的面前。

    紧接着,淮西军的兵马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后方向前线集结,而且那严阵以待的架势让毫无防备的宣武军非常的迷茫。

    如果仅仅严阵以待也就罢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淮西运送而来的兵马变得越来越多,数量从最初的两万增长到接近五万兵马。

    以至于原本只是骚扰和转移注意力的一万多宣武军局势变得非常不利,因为淮西军大有凭借兵力优势直接对宣武军进行包围的趋势。

    当整整4万精锐被摆在面前,当确定对方的兵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之后,韩弘明白这是自己失误了,一个大敌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长大!

    面对这突变的局势,韩弘不得已亲自带领兵马从汴州向南移动,直到宣武军的兵马达到近三万人。

    很快基本形成了均势的双方开始在宋州、亳州、蔡州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峙。

    原本,在没有开始对峙之前,无论是郭戎还是韩弘,甚至于在长安的李诵都没有把吴少项当成一个真正的问题。

    整整两年没有关注过淮西的变化之后,此时此刻,吴少项的突然爆发,给郭戎和和韩弘都带来的巨大的震撼。

    一年多之前,陈宏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山南道抵达淮西,想要看一看曾经天下头号反贼的淮西是否还有贼心。

    然后,陈宏志意外的发现,在朝廷解除了对淮西的封锁之后,刚刚恢复实力的淮西镇就开始重新的悄悄的,不引人注目的征召兵马。

    仅仅通过这一点,陈宏志就确定一点,吴少雄这个志大才疏的家伙,野心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大。

    于是,陈宏志尝试性的给吴少项提了一个建议,然后借着朝廷大规模扩张的契机,以对外拥兵的名义,把小规模征兵变成了大规模的公开训练。

    事实上,原本吴少项就贼心不死,在陈宏志主动找上门之后,从陈宏志的口中得知天下仍然有这么多的反唐义士,整个人更是欣喜若狂。

    听到了陈宏志的提议之后,吴少项欣然接受,然后整个淮西的军力开始高速的恢复。

    随后,更是在陈宏志的邀约之下,将自己的大本营交给了和自己一条线的弟弟吴少雄,而吴少项自己则跟随陈宏志一同北上幽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