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我只是为国举贤!-《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第(1/3)页

    汤和看到老朱吃瘪,在一旁嘿嘿偷笑,再次引得老朱一个大大的白眼。

    虽然老朱觉得老头冒犯了自己,但还不至于跟一个乡下老农过不去,依然站在帝王者的角度思索着土豆给大明带来的好处。

    “老乡,你说这玩意产量奇高?”

    “是呀!”

    “亩产少说千斤吧,就这还都是些没人要的荒地哩,要是挑点肥地产量指定更高!”

    “亩产千斤……”

    老朱不断的重复这句话,他忽然明白大孙为何执意远航寻找黄金洲了,原来他早就从神仙师父那里得知黄金洲有高产作物,可以解决大明的饥馑之忧!

    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能保证大明百姓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朱允熥将天捅个窟窿,天下百姓都不带理会的!

    可能,这才是那逆孙陆地、海洋两线作战的勇气?

    老朱在乡村走了几天,又发现了不少新作物,不过能当主粮的唯有黄金米、土豆、红薯等寥寥数种,其余作物都是诸如辣椒、花生之类的玩意,中看不中用,聊胜于无吧。

    但这也给了老朱极大的信心,因为只要推广得力,让大明百姓都能种上黄金米和土豆,他大明的江山就是铜浇铁铸的坚固!

    老朱结束乡村之行,在返程的路上询问汤和。

    “汤大哥,你这一路上咋看?”

    汤和都不用看老朱的脸色,光是听这老头满是得意的语气就知道老头想听啥。

    “上位,咱大明有如此优秀之新君,乃是大明千秋万代的福气呀!”

    “老臣说个僭越的话,允熥这孩子将来的成就绝对比您高!”

    老朱闻言开心的哈哈大笑道。

    “汤老哥就会宽慰人!”

    “咱可不求那逆孙能有多大成就,他能稳稳当当的将咱大明江山传给重孙、重重孙,咱就知足啦,哈哈哈!”

    汤和附和道。

    “上位过谦了,以现在大明的气象,超越八百年成周不敢说,但超越汉唐是铁定没跑了!”

    “至于再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只能看天意喽!”

    老朱听到这话脸色蓦地一沉,觉得汤和说的这话不吉利,大有给大明江山定死气数的意思。

    但老朱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甚至王朝更迭乃天道轮回,从不以人力转移。

    “唉!”

    “现在只看这孙子如何抓权喽!”

    这才是老朱心里最大的担忧,生怕大孙过于信任别人,致使大明的军权旁落。

    这种事在历史上不乏先例,比如说三国时期的曹氏家族,不论是曹操,还是曹丕、曹睿父子,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然而,这样一家子精明人,最后还是被司马家给篡权了。

    由此可知,权力争夺才是永恒战场。

    老朱之所以分封诸子,扶植宗室,也是考虑到曹氏一族的遭遇了。

    老曹家就太过重视外人,忽视了对自家人的培养,这才使得司马一族崛起。

    但让老朱苦恼的是,朱允熥似乎并不明白他的这番苦心,只将他分封诸子理解成舐犊情深慈父心怀。

    “汤大哥,你也觉得咱分封诸子错了吗?”

    “这个嘛……”

    汤和眼珠子转了转道。

    “上位这话让咱咋说哩……”

    “上位分封诸子肯定是思虑周旋,不单单是怜惜诸皇子之意。”

    “但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秦始皇不分权于诸子,致使天下大乱之时无有宗室抗衡,只能被刘邦轻取关中。”

    “然汉高祖刘邦分封诸子,在其百年之后也酿成七王之乱,险些颠覆汉室宗庙。”

    “若天下大乱,藩王就是大明的基石。若天下承平,那藩王就是最大的隐患。”

    “因为他们有钱有兵又有权,俨然是个独立的小朝廷。”

    “一旦跟中央朝廷的政令冲突,必然兴兵闹事,搅得天下沸腾。”

    老朱越听脸色越沉,愤怒的咆哮道。

    “闭嘴!”

    “汤和,你这话够咱杀你一百次了!”

    “上位,您就算不杀咱,咱也活不了几天喽!”

    老朱听到这话不无幽怨的埋怨道。

    “你就是倚老卖老!”

    “上位说对了,咱但凡年轻十岁,也不敢在您面前说这般作死的话呀,哈哈哈……”

    老朱见汤和这般无赖,只能气得靠在车厢上吹胡子瞪眼。

    两人在接下来返程的时候一句话没说,直至到达京城门口,两人即将分道扬镳之时,老朱才阴仄仄的说道。

    “汤大哥,你最好死咱前边!”

    汤和闻言郑重的点点头。

    “上位,您大行之时派人跟咱说一声,咱提前去下边给您探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