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丰和朱棣就这样解决了马和的问题。 “不过,我觉得最好给他改个姓。 毕竟他之前支持朱允炆,而且暗中调水军帮朱允炆守城,后来又去福建蛊惑地方抗拒朝廷。 算起来也很引人注意。 不如给他改个姓,比如干脆改姓郑,这样也就没有了马和,只有个郑和,时间久了谁还记得清,如此也免得有那些胡思乱想的,总是把马和做的事情,与大王联想起来,毕竟人人皆知马和乃大王亲信。” 杨丰说道。 “那就依大使,让他改姓郑!” 朱棣微笑着说道。 不过这的确很有必要。 说到底他在之前扮演的角色,必须要隐藏的,但马和是他亲信,事实上是老朱赐给他的宦官,如果继续用马和这个名字,后世看这段历史时候立刻就会与他联想起来,但改姓变成郑和,过几十年就很容易模糊了。 郑和…… 郑和与他无关啊! 他的亲信是马和,这个叫郑和。 至于为什么这个郑和统领水师,还有原本统领水师的马和去哪儿了? 除非专门研究历史的,谁会去纠缠这种问题? 杨丰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马和变郑和。 至于刘荣,杨庆这些人,都属于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刘荣才只不过是个燕山护卫的普通军户,他爹才是个百户,杨庆也只是郑和手下一个小的喽啰。这种人怎么可能影响朱允炆这种级别的,所以他们在朱允炆的叛乱过程中无非就是个小卒子而已,没必要深究。刘荣因为要对峙,倒是会在记录上留下一笔,但杨庆这种连留都不会留,最多说郑和安排船接朱允炆南下而已。 至于船长是燕王手下另一个亲信宦官杨庆…… 谁会关心船长是谁? 总之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燕王在这场叛乱中扮演的角色,基本上也就无限淡化了,倒是他对拨乱反正起了重要作用。 最先可是他的家庙主持道衍大师北上告变。 而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揭开皇帝遇弑真相的第一步。 然后也是刘荣逃回,最终带来了真正的元凶。 燕王功莫大焉! “哈哈!” 然后两人相视一笑。 既然朱允炆已经南逃,也就没有必要再管,左右他也就是去广州,回头再解决,正好连何家和王弼一起解决了。杨丰等人继续南下,回到京城后剩下就与杨丰无关了,反正皇后暂时监国,不过事实上朝廷的事接下来就是小公主和她一帮哥哥,尤其是朱棣和辽王主持。其实也没别的事,因为必须立刻把老朱下葬,而且不仅仅是老朱,他孙子也得赶紧下载,和一直在冰库里的老朱不同,朱允熥可是一直被他哥哥拉着当护身符,虽然有防腐措施也撑不住啊。 所以老朱下葬后,必须立刻再把他下葬。 然后还得给他修陵。 好在一边安葬老朱一边修他的,也不用太高规格,随随便便意思一下就行。 他也等不及了。 而就在老朱葬礼期间,各地也纷纷反正,因为还顾不上管,就随随便便下了道旨,告诉各地官员士绅都不要有疑虑,老老实实做事就行,然后各地官员士绅也就信了。 包括福建也在郑和带领下,选择了放开原本关闭的关卡,重新接受朝廷旨意,他本人拦截何荣的舰队失败然后北上,也可能是故意失败,反正他是朱棣的人,杨丰也没准备朱棣真老老实实。总之郑和率领水师重新回到太仓,然后继续统领这支水师,像他这种人才很难得,至少目前大明真没有可替代的。 这不是朝廷那些水师将领,他们最多也就是在近海转转,这可是往返横渡太平洋的。 这是真正的航海家。 放到大航海时代,那也是顶尖的高手。 杨丰自己都不一定有他的本事。 统帅舰队,横渡太平洋,然后在美洲和土著交往,完成搜集各种作物的任务,再横渡太平洋返回,期间经历的是真正千难万险,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往返。 需要他具备各种能力。 航海,军事,天文,甚至部下的思想工作。 像这种人才得容忍些。 五台山。 使馆三楼。 “诸位大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