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我还是个生意人-《混在民国当探长》


    第(3/3)页

    “少主安好。”

    牧天请他坐了,叫英子上茶。

    英子见了黄尊丏,一个万福,奉上一杯茶。

    “外公请用茶。”

    然后满眼含笑地看了牧天一眼,离去。

    “少主可有好的方法教导属下。”黄尊丏并没有喝茶,放下杯子,恭敬地问道。

    “黄爷,嗯,我后就这么叫你吧。”牧天打着哈哈道。

    “随少主所愿。不过,恐怕这‘爷’字,属下不敢当。”黄尊丏站起来躬身道。

    “敢当,敢当。论血缘你是长辈,又年长许多,‘爷’字放在你身上很合适,否则咱俩见面会很尴尬。”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少主赐名。”

    “长话短说,”牧天摇摇手说,“现在海子荡发展出现了瓶颈,黄爷要把土地水面打乱重新分配给一家一户,那是倒行逆施。我研究了一下,海子荡最适合的经济模式是‘产权明晰的集约经济’,土地和水面,包括上面的附着物,要分,但你不能把这些统统划归一家一户所有。”牧天沉静地道。

    “不划,那分什么?”

    “产权。”

    “产权?”

    “对,就是每个荡民都拥有相应的土地和水面,但土地和水面要集中管理。他们享受相应产权产生的红利。这有利于将来的产业集群发展,或者说将海子荡的产业集群化。单打独斗,永远比不上集群的规模和力量。”牧天发挥着。

    “这有点复杂,我一时想不明白。”黄尊丏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这很正常,当年王以栋收了放,放了收的,十几年也没搞明白海子荡该怎么发展,就是没明白最根本的是‘产权明晰’这个概念。今天我事情比较多,改天我过海子荡咱们细聊。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海子荡主要产品的出口,或者叫终端。”

    “终端?”

    “没错。海子荡什么最多?以水产为支柱的农副产品,那么消化这些农副产品,附加值又高的是什么产业?”牧天循循善诱地说着。

    “饭馆啊。”

    “对啊,餐饮业!”牧天说着弯腰拎起放在脚边的公文包,拿出十根金条放在黄尊丏面前。

    黄尊丏惊异地撤了下身子,“少主您这是要干什么?”

    “放心,这不是给你的。这几天你到上海各处转转,看看有什么好的地段适合开饭店的,就给订下来。咱们先开个河鲜特色的大酒楼,兼营野味。叫什么名字呢,嗯,就叫‘荡海潮’怎么样?”牧天越说越兴奋,两眼冒光地盯着黄尊丏。

    “如少主所愿。”黄尊丏恭顺地说着,但依他心里想,更愿意叫“马栏山”。不过叫“山”却以卖河鲜为主,实在有点不搭界。

    电话响。

    牧天超黄尊丏歉然一笑,接起电话:“喂,尼尔侦探社,找谁?……乔小姐?再打一次!”他有点不高兴地挂上了电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