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第一印象-《大唐第一闲人》


    第(2/3)页

    萧珪身边的导游,也从边令诚换成了一向健谈的李适之。他朝北面一座宫殿指了一下,说道:“君逸,你可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萧珪说道:“我第一次进宫,没人引领我都要迷路。哪里知道,那是什么风水宝地?”

    李适之呵呵的笑,说道:“那里是明福殿。殿内除了内医局、尚食局和修书院,还有史馆和中书省。”

    说到这里,李适之停顿了一下,压低了一下声音,说道:“这座殿宇,便是我大唐的宰相,中书令张九龄的地盘。你记住了么?”

    萧珪笑而点头,“记住了。”

    李适之又朝前指了一指,说道:“前面不远就是我们要去的集贤殿,殿内有名扬天下的集贤书院,还有圣人读书的御书房。凡我朝之重臣,几乎全都兼带集贤院学士。这座宫殿有多重要,你心里应该有数了。”

    萧珪点了点头。

    这时,前方的宫墙拐角处,走出来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者。

    李适之见到他,连忙拉着萧珪一起站到了道路的旁边,恭恭敬敬的叉手拜了下去,说道:“适之参见贺侍郎。”

    “李大尹?”贺侍郎爽朗的笑道,“今日怎的,在这里遇到你了?”

    李适之指了一下身边的萧珪,说道:“圣人召见灵观先生,许我作陪,因此入了宫来。”

    贺侍郎转过头来,饶有兴味的打量萧珪。

    萧珪面露微笑的叉手施了一礼,“萧珪参见贺侍郎。”

    “萧珪?灵观先生?”贺侍郎呵呵的笑,回了萧珪一礼,“久仰大名。”

    “不敢。”萧珪微笑的低了一下头。

    贺侍郎十分和蔼的微笑点头,“你们快进殿去吧,不耽搁你们了。”

    “我等告辞。”

    萧珪一行人朝前走去。

    走过了拐角,萧珪有点好奇的问道:“大尹,这位贺侍郎是什么来头?”

    李适之淡然一笑,吟道:“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萧珪立刻接道:“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侍郎,莫非就是名扬天下的四明狂客,贺知章?”

    “没错,就是他。”李适之说道,“他是我朝最负胜名的大才子,如今官拜工部侍郎兼领太子右庶子、太子侍读,授集贤院学士。”

    萧珪心中微微一动,贺知章还兼任了太子右庶子与太子侍读?……这么说,他就是太子李瑛的老师了?

    “贺侍郎,真是一个人物啊!”李适之感慨道,“我大唐朝野上下,文武百官、黎庶百姓还有那些文人墨客,无不对他敬仰万分。”

    萧珪点了点头,心中暗暗的记住了这个面色和蔼的小老头儿。

    稍后一行人就进了集贤殿,边令诚将他安顿在集贤书院的一间客房里,给他们奉了茶,然后说道:“在下这就前去秉报圣人。有劳二位在此安心等候圣人的传召。”

    说罢,边令诚就退下了。

    房间里便只剩了萧珪与李适之,门外有另外两名宦官候着。

    李适之看了一眼门外的那两名宦官,小声道:“君逸,圣人召见于你,为何要拉上李某作陪呢?”

    萧珪笑了一笑,“我怎知道?”

    李适之眨了眨眼睛,面露狐疑之色,说道:“我怎觉得,圣人是想让李某,当一回媒人呢?”

    萧珪一愣,“不会吧?”

    李适之坏笑了两声,说道:“这可说不准哪!”

    萧珪不由得想起了苏幻云对他说的话,昨天咸宜公主就被宫里的人,紧急召回了皇宫。

    他连忙说道:“大尹,你可别吓我。我会夺路而逃的!”

    “别别别!”李适之连忙一把拉住萧珪的手腕,笑道,“我说笑,说笑的。”

    萧珪直轮眼珠子,说道:“不行,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必须要马上开溜!”

    李适之顿时有点急眼了,瞪着萧珪,沉声道:“你疯了?现在开溜,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萧珪呵呵直笑,“我说笑,说笑的。”

    “嘿,你这小子!”李适之哭笑不得,“刚刚才摆了你一道,立刻就要报负于我。”

    “那是。”萧珪笑道,“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肯定是因为那个君子没本事,打不过人家。我却不信这一套,有仇从不隔夜,当场就得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