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锥在囊中-《绍宋之后》


    第(2/3)页

    赵官家看到这里,已经决定这最少是个探花了,好家伙,这不就是“改土归流”的宋朝版吗?

    最后他也说了,文贵武贱并不可取,但以文御武是新时代的主题。但要提高武人地位,尤其是不能再搞什么刺配充军,猛将起于士卒,不管是百姓还是士人都要尊重军人,而朝廷也该设立制度,不好好读书的军人限制上升空间。因为靖康后的几年充分表明了读书的帅臣统制一般节操比较高,比如岳飞和后来醒悟的韩世忠,反面典型就是剥人皮的杨政。

    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他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把认为有用的建议写在试卷上。

    这真不是谦虚,因为军功授田中出现的漏洞他就没深入说。

    但赵官家依然非常满意,通篇就没什么祖宗之位君权天授,全是从民生政治的角度谈论,因此别说是文采还行,单单就这个态度,他就说:“此人当为状元啊。”没办法,他努力十年,发展原学批判二圣,终于改变了一些精英的思维。

    话说,赵玖坐在那里看着这篇文章,先是啧啧称奇,然后是惊艳一时,再是失态大笑,最后又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早已经引得殿中上下重臣一起侧目,不晓得是何等文章。

    而赵玖看完之后,回过神来,也毫不在意,只是将此文交给了公相吕好问来看。吕公相一目十行,看过后没有表态,只是满脸微笑地将其传阅给赵鼎,而后是张浚、李光乃至林景默等人,连岳飞都没拉下。

    除了张浚稍有异议觉得此人文笔太过刻板之外,众人一致称好,因为提出问题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提出问题的同时还附带解决方案,这在“功利”的中枢已经心照不宣。韩世忠等武将对于他的判断更加服气。

    于是乎,少数服从多数,既然天子、宰执共同议定,此人乃是今朝殿试一甲第一名,那在场礼部官员便不再犹疑,直接打开糊名,誊抄名榜……却是一个唤做王十朋的温州乐清县人。

    一旁的吕本中不由自主转了转眼珠,熟人啊,都是喜欢写诗的。不过这个场合不宜多说什么。于是,这位名臣就这么提前十九年中了进士,连名次也没变,依然是状元。可见这锥在囊中啊,不管遇上昏君还是明君,自然能出头。

    待到下午时分,随着八百二十二篇文章尽数送达,一众准进士或忐忑或自信出西华门而归太学,眼瞅还得再等几日放榜,却不知这边皇仪殿内,大宋的轻佻官家和宰执重臣们早已经从简从速得了大略结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