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理来说,方以智应该担任原职才对。 在北京时方以智是翰林院检讨,到南京还应该是翰林院检讨。 但事实上,像方以智这样趁流贼败退时从北京逃出来的官员,到了南京之后基本上都没机会担任原职,全部沦为候选官员。 因为在北京的四十天,他们说不清楚。 没人愿意给他们证明,他们并没有投靠流贼。 当然这只是表面原因,其实还是党争,江南文官集团把朝堂上的位置都占了,已经没有更多的位置给北京的逃官。 所以方以智就变成了勤王士子的一员。 “欸,背着辎重就不用行礼了。”崇祯摆手说,“再说了,朕之前不是说过,军中只有兵将,没有皇帝,所以不必如此拘礼。” “是。”方以智至此才定下心神。 “不知圣上召臣来是为了何事?”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跟你随便聊聊。” 崇祯笑着说道:“定王曾向朕推荐过你所著的物理小识。” 方以智心下微微一动,嘴上却谦虚说:“书中有许多知识写得过于笼统了,臣最近又有所发现,准备作一次修改。” 方以智这话原本真就是谦虚一下而已。 结果崇祯却说:“你的物理小识确实写得过于笼统了。” “啊?”方以智的脸色便垮下来,心说虽然你是圣上,可也不能这么说吧?我的物理小识记载的各种事物原理已经极尽细致,哪里笼统了? “看来你还不太服气,”崇祯笑道,“那朕问你,物理小理卷八器用类里边,有一则关于琉璃及玻璃的记载,说山东益都颜神镇烧玻璃之法,你记载的就十分粗糙笼统,一没有说烧玻璃的炉灶的结构,二没有说炉灶的温度需多少度,三没有说明煮石为浆重滤,究竟是怎么样的滤法?用网吗?用什么材质的滤网?凡此等等,都记载的很笼统。” “这!”方以智顿时语塞,好像真的有一些粗糙,但是有必要写这么详细? 方以智心里是这么想嘴上就说出来:“圣上,并非臣写不了这么详细,而是写得这么详细有人会看吗?如果没有人看,岂不是多此一举?” 崇祯问道:“所以你写物理小识的目的是什么?” 方以智道:“自然是为了向世人介绍这些小知识。” “所以说,还是格局小了。”崇祯道,“你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些。” 方以智的一张脸瞬间涨红,虽然批评他的是皇帝,可被人批评格局小了还是让他感到一等莫名的羞耻。 崇祯又道:“你写书的目的,不应该是向世人普及这些小知识,而应该是立言,像孔子孟子他们那样,著写一部足以影响后世几千年的专著!” “啊?”方以智瞠目结舌的看着崇祯,著写专著?立言?不朽? 不得不说,方以智以前真没想过这个,也不觉得自己有这资格。 但要说方以智对此没有野望,那肯定也是不对的,天下士子哪个不想成就立德、立功及立言之三不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