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这一句,彻底震撼太子爷了。 滚滚的肉球,脸上不断的颤动。 光是这最后一句,便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这样的气势,这样的胸怀,仿佛要气吞天下。 太子爷甚至都能想象到,老爷子骑在大马上,说出这首诗,到底有多威风了。 老爷子的诗才向来是很差的,但这首诗,却把太子爷给震慑了。 哪怕是一般的大儒,只怕是也写不出这种诗的。 “磅礴大气,爹,儿子今天服气了。”太子爷跪下,敬佩得纳头便拜。 朱棣这才转身,发现了太子爷。 见太子爷如此敬佩,朱棣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儿子佩服孙子?不错不错。 朱棣心情很好,不吝夸赞:“折子批得不错,我还有点事,先走一步。” 话罢,朱棣便走出御书房。 太子爷忙喊道:“爹,天冷了,我给你带袄子了。” “留着自己穿吧。”外面传来声音。 太子爷无奈,只好自己把袄子给披上了。 背对着大门,朱高炽开始回忆刚才老爷子念的词。 这首词,给太子爷的印象太深刻了,太子爷念出来,没有半点磕磕绊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字一句的欣赏,一字一句的念出来。 太子爷都忍不住越念越高兴。 此时,有五六位大臣,正好走进御书房。 听到太子爷吟诗,他们忍不住停下,细细听来。 越听,他们越是崇拜。 越听,他们感觉站在前方的那道胖胖身影,越是高大伟岸。 当太子爷念完,转过身来,却发现身后已经有五六位大臣,并排跪了一地。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狂热,高兴,激动。 “太子爷以后定会成为一代圣君,这首词便足以说明太子爷广阔的胸襟。” “太子爷,您的境界太高了。” “此生能得见这等帝王之志,我无憾了。” 他们眼眶红润了,谁能想到,太子爷胖胖的身体,能藏着这股将历代君王都比下去的心。 小瞧了,小瞧了啊! 太子有点懵,哭笑不得。 唯独杨士奇是清醒之人,他快步走到太子爷面前,低声道:“这是太孙在诗会中写的诗。” 太孙??? 朱高炽一愣,脸上抑制不住的高兴,呵呵一笑:“这孩子,这孩子,长出息了。” 望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朱高炽心中感慨万千。 儿啊,这朝堂你还没上来,就已折服这朝中大臣啊。 /86/86351/2580845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