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些画舫里,传来女子的轻笑,以及琴音,美丽的歌声。 这种画舫里的,一般都是名鸡,轻易不卖身的。 朱棣带着孙子,走在这秦淮河畔,脸上露出感慨之色。 “我还记得,攻进应天府那天,秦淮河半江的水都是红的,里面埋了不知多少尸骨,十一年过去,经永乐皇帝统治,这秦淮河从炼狱又变得载歌载舞了。” “你说,这是永乐皇帝的功劳吧?” 朱棣感慨着,朱辰跟在他身旁,郑重点头道:“十一年来,大明能强盛至此,永乐皇帝功不可没。” 朱棣哈哈大笑,他喜欢孙子说这话。 就连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功不可没,以后必将载入千古史册的。 就算是在五千年帝王中,他永乐也是最出名的那几个。 只是,帝王也有寂寞时。 朱棣神色又平静下来,望着这一江河畔:“风光的背后,是英雄寂寞,永乐皇帝也曾站在这,望着那座巍峨的紫禁城,说自己以后就是万古不易的贼了。” “知道皇上为什么那么迫切的迁都吗?” 朱棣看向孙子。 朱辰想了想,摇头。 朱棣感慨一声:“应天虽好,可终究不是我们的家啊。” 孩子,我们的家在北平,在顺天。 南惊,终究是建文的地盘,你爷爷住着不自在。 朱辰明白了。 朱棣笑道:“燕王长在北平,想回到北平,死了也埋在那,替咱大明守着长城,守着咱大明的疆土,防止蒙古害人。” “所以啊,臭小子,皇上得感谢你啊。” “顺天缺钱,你给他补齐了,直接就解了燃眉之急,这次之后,你要什么赏赐,爷爷替你找皇上要。” 朱辰哑然失笑:“赏赐就不用了,这是应该的,只是永乐大帝不愧一代雄主,哪怕死都想守护这篇疆土啊。” 朱棣叉着腰,哈哈大笑:“那当然,这疆土可都是咱大明的。” “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朱辰内心对此十分认同。 他咧嘴一笑,趁此机会:“老爷子,这些使臣都来了,那不妨趁此给他们立个规矩。” 朱棣诧异:“什么规矩?” 朱辰道:“这些番邦使国,其实都是些狼子野心,我们大明强大了,他们就会依附于我们,可我们要是弱小了,第一个扑上来的,就是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