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年,哪里灾荒了,朝廷就救济哪里。” “哪里发大水了,朝廷就派人疏通,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也得把这里搞好,水患消了,还得再拨粮,就是生怕他们饿死。” “北元攻击,我都给打回去了,这些年鞑靼掳掠的人数,比起建文朝少了十倍,我把鞑靼摁在地上打,不还是为的这个国?” 苦笑一声,老皇帝坐在台阶上,脸色有些落寞,也有些疲惫。 “可是有什么用?我发誓一定要比建文做得更好,可百姓不领情啊。” “他们做梦都想盼着建文回来,我就不明白,建文那小崽子难道做得比我更好?” “我累了,真的累了,为国家戎马一生,没落得半点好,尽说我朱棣是乱臣贼子了……” 老皇帝两鬓斑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统治这个国家也有十一年了。 这十一年,他半点不敢懈怠,就是为了向百姓证明,他永乐就是比建文强! 可有什么用呢? 这次贵洲打着建文的旗号起义,响应的百姓竟然那么多,真的戳破了老皇帝的心,戳得生疼。 太子爷于心不忍,忙道:“皇上,我这就下令,让湖广布政使司协同贵洲布政使司联合镇压反贼。” 朱棣摆了摆手:“这不重要,不过是一些小毛贼罢了,永乐会怕他们?再给他们一百年,也甭想打到应天来。” 这是老爷子的底气,他也从没将这些垃圾放在眼里。 他真正伤心的,是天下民心不向着他,却向着建文。 太子爷沉默了。 文官们也沉默了,说心里话,永乐的确做得比建文好,好十倍…… 大殿内,一时间陷入安静。 老皇帝仿佛一下苍老了不少,突然吩咐道:“太子。” 太子忙道:“在。” 朱棣吩咐道:“告诉贵洲布政使司,让他们尽快平息叛乱,只杀明教徒,那些跟着造反的百姓,他们只是被蒙蔽了,下令不要杀他们,关一段时间就得了。” 蹇义闻言,忙跪下道:“皇爷圣明!” “皇爷圣明。”杨士奇也颇为感动。 谁能想到,杀人狂魔朱棣,竟会如此宽容百姓? 文官们心中,谁不感动? “天下民心不向着朕,那就是朕做得还不够好。” “朕要让他们看着,我要做得比建文好,要让他们知道,造反的皇帝比正统皇帝对他们还好!” 朱棣坐在台阶上,冷静的发话:“传令下去,商税改革全力推行,朝廷放下一切,去做这件事,尽快促成。” “试点,一定要成功。” 这是朝廷的决心,更是老爷子的决心! 文官们闻言,纷纷脸色坚定,拱手:“皇爷放心,臣等一定全力而为。” 朱棣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 等他们都离开后,这大殿内也就只剩下两父子了。 朱棣望着某处,正在出神发呆。 太子跪在老爷子身旁,不忍心老父亲如此神伤。 朱棣勉强一笑,拍了拍太子的脸:“爹没事,用不着担心。” “爹告诉你个事,咱老朱家,不能跟百姓对着干,记住了?” 太子爷话语有些更咽:“记住了,记住了。” 朱棣皱眉,呵斥一声:“老朱家的男人,哭什么哭,你是不是朱家的种?” /86/86351/2601809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