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瞻基与太子爷两人共同站在原地。 而在对面,这是五位大儒,以及范秋,方城远,张善忠。 还有翰林院的所有庶吉士,编撰等等。 国子监的学生也都来了。 他们,都是来为五位大儒送行的。 事情已经了结,五位大儒要各自回去了。 朱瞻基望着五位大儒,眼神郑重道:“诸位先生,珍重。” 太子爷也微微拱手,呵呵一笑:“五位先生,慢走。” 五位大儒,代表了儒家的顶尖力量。 他们培育出来的学子,大部分都会成为朝廷官员。 所以,算起来是他们在为朝廷栋梁发力。 朝廷怎能不礼遇有加?太子爷出来送送,也给足了五位大儒面子。 五位大儒与朱瞻基和太子爷打了招呼之后,纷纷离开。 范秋,方城远,张善忠站在太孙两人的身后,也略有不舍。 待挨个地打完招呼后,最后就剩下郭庆了。 太子爷忍不住出声挽留:“郭先生,如今山东之地,已被汉王盘踞,那里并不安全,若是汉王想要找你的麻烦,你也逃不掉的。” “不如,来朝廷为官吧。” 郭庆呵呵一笑,摇头道:“宁做天下师,不入朝堂殿。” “我山东万万学子,万万百姓,还在遭受汉王苦难,我岂能自己留在京城享福,断然没有这样的规矩。” “留在山东,还能为天下做点贡献。” “走了。” 话音落下,郭庆拱手道:“太子爷,珍重。” “太孙殿下,珍重。” 话罢,郭庆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离开,那里面载着一位大儒的期望,载着他对山东的热爱,逐渐远去了。 他烧掉了汉王的粮仓,汉王已经在山东之地到处通缉他,可是他还是要回去。 他不愿留下山东百姓,山东学子独自在那受苦。 他会在山东境内,组织反抗,给汉王制造麻烦。 郭庆为何能成为大儒,学识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人心在他。 太子爷望着马车离开的方向,感慨一声:“德高望重啊。” 朱瞻基笑着道:“爹,您也德高望重,天底下百姓都记着太子爷的好呢。” 太子爷:“去去去。” /86/86351/27553364.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