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能分出一缕意识降临在别人身上,那能不能分出一缕意识,塞进这个骰子里?这样一来,岂不是就相当于一个小号的自己在不停的进行浸染?”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就开始在冯雪的脑海中疯狂蔓延,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分出一缕意识进行尝试,然后,他就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是老生常谈的意识强度,将意识送入骰子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损耗,分出的意识强度过高,就会破坏骰子外壳,污染内部的【识】,而强度过低,穿过骰子后太过微弱,浸染【识】的效率会很低。 第二,意识这东西并不是一个能长久存在的东西,它降临在他人身上,是因为人体本身是可以容纳意识的容器,但这个水晶骰子内部,显然不是什么能够让意识长期保持活性的空间,就算成功送入一缕意识,也会很快消散,和自己慢慢往上敲烙印并没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想要完成‘全自动浸染’,就必须解决意识强度和意识载体两个问题?” 冯雪手中的骰子在灵活的手指间来回滚动,似乎是在思考着解决的方案。 如果是以前的他,此时也只能放弃这个看起来好像有点搞头的想法,但现在,他有了另一种选择—— 依靠【武】之权能,开发出一套专门应用于此的功法。 绝了,我介绍真物伪物生物的时候说,不是生物也不是真物的就是伪物,就这么一个说法居然还有人跟我杠…… 关于这个我已经懒得多解释了,自己翻一下五界分类法或者三域六界分类法。 比如“爬行纲”的分类就是“脊索动物门所有不属于鸟纲、哺乳纲、鱼纲、两栖纲的动物,都归类在爬行纲”。 教科书都这么分,我为啥不能用“不属于其他两类的就是剩下这类”来描述第三类事物? 最后,我知道现在生物研究用亲缘分支分类法,但五界分类法(或六界三域分类法)仍旧被用于教学上,所以跟我杠这个先去杠整个生物分类学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