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大明第一纨绔》


    第(2/3)页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起身走到了朱标的面前,好奇的追问道。

    “父皇可以利用年节之时胡非曾向父皇提出的办法,搞移民,让人烟稀少的地方增加劳动力,开垦布田。”

    “还可以组织各地百姓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与此同时,还可徒富民,抑豪强,解放奴婢,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掌握民生,了解民生。”

    “在和平时期,也可在各地开展军屯,让士兵下田劳作,军民一家。军屯可由卫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农具。”

    “边地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内地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田。届时军粮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除了民屯和军屯之外,还有商屯。商人可在边境雇人屯田,就地交粮,此法可以省去贩运费用,获利更丰。商屯的实行,也可解决军粮问题,同时也可开发边疆。”

    朱标手舞足蹈,越说越兴奋,声音也越来越洪亮,似乎已经看到了此法之下富足昌盛的繁荣景象。

    听了儿子的话,朱元璋不由得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回想着儿子刚才所说的每一句,忍不住频频点头。

    “好,好啊!”

    “此法可行!确实可行!想不到一直令朕困扰的问题,听了你的这一番话,让朕茅塞顿开啊!”

    “不错!不错!”

    朱元璋一边仔细斟酌着儿子说的那番话,一边意犹未尽的感慨着说道。

    “父皇谬赞了,此法并非儿臣所想,而是有人将此良策献给了儿臣,再由儿臣借花献佛向父皇谏言。”

    朱标笑了笑,惭愧的说道。

    “哦?这个人是谁?!”

    朱元璋眼前一亮,忍不住大声追问道。

    “胡非!”

    朱标笑了笑,毫不犹豫的说道。

    “胡非?!”

    “又是他?!”

    听了朱标的回答,朱元璋不由得愣住,紧接着忍不住惊讶的问道。

    “没错,就在今日不久之前,儿臣为了祝贺他与嫦姝的新婚之喜,将他请到了东宫,期间胡非便将这一良策说给了儿臣。”

    “用他的话说,如果实行此法,让各地恢复生产之余,最多十年,我大明境内所拥田土最多可达四百万顷!”

    朱标点了点头,慷慨激昂的说道。

    “四百万顷?!”

    听了儿子的话,朱元璋惊讶的瞪大了双眼,不敢相信的问道。

    “胡非的原话的确是这样。”

    朱标点着头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胡非的话,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相信,毫无理由的相信。

    “这未免有些天方夜谭了吧?是不是有些太过于痴人说梦了?”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迟疑着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