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宋的富裕。只是少部分富裕。 并不是土地里刨食的百姓。 富裕只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也是梁山大乱,比历史上波及更大的原因。 这也是高求不敢冒险,杀那么多百姓的原因。 随着大宋生产力的提升,粮食的增产,大宋上下欢呼雀跃。 就连赵佶都曾跑去太庙祭祖。 但客观的事实下,是民间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农民去种植粮食了。 在陈牧这边的引导下,大宋上层还沉迷于纸醉金迷之中。 他们不知道大祸就要临头了。 陈爱国带着金钱购买犯人的劳动力,宛若一道灵光点亮了高求的内心。 他想到了如何对付流民、犯人的策略。 这个策略,绝对能获得大宋高层的支持! 听到高求询问,陈爱国淳朴笑道:“请太尉放心,我们负责建造工坊和宿舍,我们也负责提供犯人粮草。监督人员自然由官兵担任!这些犯人产出的劳动收益,我们可以三七分!” 听到三七分配,高求大笑:“善,大善!此事不仅能完美解决十余万戴罪百姓的生活问题,还能给朝廷提供不小的税收,此事非常可行。” 春风商队跟高求这边早就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大家互惠互利,都赚了钱。 十多万戴罪百姓地未来,被高求豪爽的卖给春风商队。 在高求看来,这一波不亏! 他没有杀死乱民,不仅没有背负杀戮凶残的骂名,还让他们仁慈地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百姓,还会让地方获得大批量的税赋。 而且这个方法可以复制推广。 这些年民间的流民可不少,他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流民强制拉入到工厂内部。 关于春风商队出钱当冤大头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汴京。 “诸位爱卿,大家都怎么看?”看着上面关于戴罪百姓的处理方式,赵佶询问。 “回禀官家,此事可行!”董贯第一个应声。 在参加这个朝会的时候,他见到了高求给他的礼物。还有他所说的前景。 “此事大善!”蔡京也被高求收买了。 看心腹都同意了,赵佶也捋着胡子点头:“那就按照高太尉所说的办吧!” 赵佶看来不杀乱民会让他获得声望,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的同时,还会获得宝贝琉璃镜的生产工坊。 那琉璃镜是奢侈品,在大宋供不应求。 若琉璃镜能在大宋建立工坊,未来他们便可以掌握这些技术。 分些利润给这些商人,值得! 长久买卖,很划算! 然后,关于这些百姓的处置,很快被传给了梁山泊。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 他们活下来了。 大宋谋反要诛九族的,百姓们虽然成为了工人,但至少能留一条命。 而且这些春风商队的人说了,只要好好工作,便可以提供给衣食住行。 看到这个建议通过,陈爱国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大宋的灭亡,正式吹响号角了! 这次的行动,是实现工业化的进步。 别看他们付出了几十箱人工珍珠和几吨铝制钱币,但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 剿灭梁山泊贼人,让他们成为免费的工人,不过是个开始。 他们相信大宋的高层,会压榨工人们所有的价值。 用正义的名义,免费获得犯人们的劳动工薪所得,是资本梦寐以求的事情。 没有监管制度的监督,这次的行动是一场灾难! 春风大队的人心中念叨锤子和镰刀马上就可以挥舞了,然后尽心尽责的帮助戴罪百姓建设房屋。 北宋大观四年末,梁山泊十多万反贼安置工作有条不絮地进行着。 逃了一命的戴罪百姓在有了足够的吃喝后,干活非常积极。 只用了七天,临时栖息所便建造完毕。 三个月,琉璃镜厂建立完成。 除了琉璃工坊,其他的配套工厂也相继建立起来。 随着工厂步入正轨,戴罪百姓开始用几乎免费的劳动力,制作各类工业用品。 这些工业用品要么被春风商队高价采购,要么被大宋内部消化,或者出售给周边国度。 就这样,大宋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大批金钱。 去青楼听曲的赵佶得知十万犯人居然给他提供了不少金钱后,他笑着大赏高求…… /64/64010/1933126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