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戏谏、法辩(五)-《清明祝》


    第(2/3)页

    “时候不早了,该和他二人商议商议书院的事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罢,阔步朝大街上走去。

    他也不打理容貌,只是换了身干净的衣服,便往思和书院走去,因此路过街巷,无一个百姓认出他来。

    卫怀走至书院正门,见院内廖静无声、杂草遍布,门板上多了不深不浅的一层灰尘,封条仍在门板上贴着。卫怀摸着那几道封条,不禁嗟叹一声。

    “卫……卫兄?”

    卫怀猛然一回头,见一个身穿素色短衣的文人和他说着话——那正是夏元龙。

    “及民啊!”夏元龙赶忙跑过来,打量了一眼他的行装,然后就一把抓住他。

    “夏贤弟……”卫怀也攥着他的手,说道。

    “他总算肯放你出来了!”夏元龙登时朝地上就是一跪,泪水在眼圈里转了几转:“为了救及民兄,我耗费心智,使了多少对策,才终于亲眼见你出来……”他慨叹一阵,抹了抹眼泪。

    卫怀缓缓蹲下,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劝慰道:“我知道你们很不容易,这番辛苦贤弟了……”

    “不算辛苦,不算辛苦……”他整了整衣着,“不过这些都不打紧!只要卫兄能平安归来,这改革之业便算有根支柱了!”夏元龙深吐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般地笑道。

    “那好,”卫怀也的精神也随之振奋开来,他将夏元龙奋力拽起,“走,唤上仲方兄,还是到淮清桥。”

    杨怀绳正从国子监出来,便听得外面的风闻,说卫怀被万郡王救出监牢,赦免大罪;知府则被脱去官袍、撤了冠带,待万王爷一纸奏疏,几日内恐就有了皇上的回批,这官位几乎保不得了。

    他便激动万分,扶额称庆,百姓们亦为知府被黜而大快人心。他随后精神抖擞地返回寓内,见夏元龙写了封信递来,粗略一看,乃是令他去淮清桥,三人共聚。杨怀绳虽忙了一日公事,身心俱疲,但一想到卫怀出狱,便喜不自禁,将一身乏劳也甩得一干二净。于是他毫不犹豫,又穿上外衣,步行往淮清桥去。

    “你看,仲方来了。”

    夏元龙坐在茶馆青灰色的顶棚下,一戳卫怀,向远处指道。

    “仲方兄!”卫怀立即站起身来,朝桥头那招手。

    杨怀绳在人堆里一眼看见卫怀的身影,忙推开人众,望茶馆跑去。

    “及民!”杨怀绳几如飞驰一般走到他们面前,赶紧收住步子,作了个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