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嵌生在两块巨石之间的神树-《东白山情第二部》


    第(2/3)页

    从此,大家都以“千岁”来称呼他,接下来这个千岁和尚开始寻访名山大川,武当、少林寺、峨眉山、五华山、普陀山等等都有过他的踪迹…

    他云游天下,赏尽名山,竟找不到一处满意的地方,之后又在浙江四处寻找,留下了多处宝掌山、千岁岩和千岁山,最后在老人的指点下来到浬浦的大岩寺…

    (据说,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千岁和尚择此巨岩之下,搭一茅棚,后人称之为“茅缘寺”,之后开岩建寺,始见汩汩岩泉,甜如甘醴,觉得“地涌醴泉为祥兆”,始改名“醴泉院”。浬浦原名醴浦,名就是从此而起。待香火旺盛,寺名遐迩,山亦名远近,才有了名盛一时的“宝掌禅师”和“宝掌禅寺”。至唐大中年间,为褒千岁和尚在农业上的功德,御赐“千岁祖师”匾额一块,并拨款重修寺庙,改名“崇胜禅寺”,至清代,寺院立碑,才开始出现“大岩寺”之名……)

    张伟还知道一些暗传说,就是唐朝李家故意兴寺压道,就是李家本来秉承道家传承,而道家之中又有很多家族可以与之抗衡,因此李家一方面交好道士势力,如唐初起用张良后人张九龄、将领张士贵、还有武则天所谓的面首张天佐、张天佑等。一方面又全方位的推出寺庙,以寺庙来冲淡平民百姓对道士的“死心塌地”…

    如杭州萧山也有大岩寺,相传唐朝萧山大岩寺由唐代名将“护国公”尉迟恭之子宝琳督造,宝琳与杭州中天丝的开山祖师皆为印度高僧宝掌法师掌管…

    张伟故地重游,心里波澜不惊,因为自己是修仙人。

    大岩寺的岩窟之侧有一棵参天大树,大家都称之为“神树”。

    神树不是生长在泥地上,而是嵌生在两块巨石之间,历千百年而不枯!据诸多史书记载,这树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名字——“贝多木”。相传,这是史称“千岁和尚”的宝掌禅师圆寂后,“植杖成树”,也即禅杖变的树,而且常常有一种叫频伽鸟的在此出没,说这是千岁和尚的化身。

    当然,关于千岁和尚是如何圆寂的就无人知道了,这是千古之谜,因为没人知道他葬地在何处…

    ……

    张伟心里清楚,传说是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至于对自己来说,只有自己感悟到真正的大道,才算是收获……

    ……

    平淡无奇中,张伟与老和尚见面了…

    奇怪的是,老和尚没有提过去的那些“奇遇”,仿佛那是一陈风而已,张伟也就客随主便了…

    老和尚询问了一些问题,还就岛国人的事情发表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岛国人抢修仙资源由来已久,而岛国人也算是华夏人发出去的,这就是因果。

    而岛国人的抢劫就是有违天和,因为他们破坏了自然平衡,所以我们就从保护资源的大局出发,同时也应该用宽厚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中年和尚对张伟就特别的“客气”,这也算是因果了,张伟就是“神仙”的后人,某些机遇的降临就是天意。

    “张伟,记得吗?去年我有说过,修炼下丹田可以救你于水深火热之中,万事小心。”分别时候老和尚又说了去年说过的话。

    虽然自己匆匆而过,张伟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尤其是老和尚一直提醒修炼下丹田可以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