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只是他想不通,作诗和水车的结构图有何关联? “谢七公子,你不是搞水利的吗?怎么也像那些文人墨客一样,喜欢让我作诗?” 秦小满墨都研好了,见谢七还站在当场。 就在他忍不住想让唐叔搜身时。 谢七主动从身后背着的包袱里掏出一卷纸。 “这是水车的结构图,秦公子不论是作诗还是作画,恕我无法奉陪。” 不管是作诗还是作画都需要时间。 谢七对于秦小满确实感兴趣,但他还没忘记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需要他帮助的地方不止东陵镇一处荒山。 荣州此次为了安置流民,共开荒近百万亩山地。 他们要争取赶在冬麦撒种前,将灌溉问题协商解决好。 是用水车还是用人力,这其中避免不了地主与佃户之间产生纷争,因此发生停工之类的事。 时间很紧迫。 由于这里是山丘,水流落差太大,激流较多,光是寻找平坦且水流落差小、可以使用水车的地方,就足够让他们兄弟二人跑断腿。 无缘与秦公子吟诗作画了。 就在谢七走出十步远时,忽地听到秦小满大喊一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有一个方法能够借助这里的地势,让水流自动流入水田里。” 秦小满看完了水车的具体结构图。 脑中印象有些出入的筒车结构图也变得清晰起来。 别看水车早已普及,但制作的图纸还是控制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他在书局买的图纸并不像谢七给的如此详细,可丁可卯。 不等谢七回头,秦小满先让川朴过来画图。 “川朴,你先照着这个水车的辐条结构画一个大转轮,这上面有二十四个辐条,你的图上画四十二个。” 川朴作为他的专用画师。 只要对比着水车的结构图稍加解释。 川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提笔便在纸上画了起来。 特别是四十二根辐条,没拿尺子标着,也能够均匀地排布出来。 比谢七给的结构图看上去还要严谨许多。 “画完转轮以后,再在转轮上画一些竹筒,先间隔三个画一个,筒口的方向要一致。注意,它的角度要与转轮的轴呈……这个直角一半的角度。” 这样,等到筒车入水后,筒口便对齐水流的下游方向,便能通过水流对筒车的反力矩将水从低处提取到高处。 角度不对,倒水的时候,就不能将水倒向筒车侧边便于水槽接水的位置。 会浪费水流。 川朴寥寥几笔便将筒口按照秦小满所提的要求画完。 并且特意在旁边写好了文字标注,还画了具体的分镜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