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却发现根本打不开。 “师父,箭匣盒坏了?” “非也。” 秦小满朝着一脸贼笑的三殿下看去。 他就知道,这个小姑娘亲自设计的箭匣盒,一定另有玄机。 “陛下,让我看看,能否打开它。” …… 甬道上。 文武百官们还在议论着连弩的事。 “有此一物,能抵十万兵马,可以更快解决北境的战事了。” 刑部尚书摸着山羊胡,板正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当初天子极力保下秦家时,他就知道这其中定有玄机。 没料到。 秦小满刚出狱没几日,竟为大乾造出了如此厉害的杀器。 弓弩在北境数次战斗中,就大显身手。 神机营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这次有了连弩,恐怕那些原本处于观望,或者抗拒送族中子弟上战场送死的家族,悔得肠子都青咯。 “也不知道陛下会挑选谁来担任连弩队伍的指挥?” “远水解不了近渴,当然是从新兵的将官里挑选,我家老小当初说要参军,我还担心他去送死,没拗过他让他当了个什长,还分到了神机营,应该有机会用这连弩上阵杀敌。” 连弩一个箭匣里便是十支箭矢。 连射速度快,换箭速度也快。 上了战场,只要战术合适的话,运气好再加上技巧到位,能够以一当十、甚至敌百。 突厥大军光撤退就撤退了二十五万,再加上还要增兵。 这都是活靶子! 都是军功! “老梁,你家小儿子可真是有先见之明,不像我家那俩,当初拿鞭子抽着他们,他们都不去,眼下可好,征兵名额都满了,让他们后悔去吧。” 几家欢喜几家愁。 姚尚书与王侍郎想到他们提议再增加征兵名额被拒,而自家族人根本没有一人参军。 面面相望,都不免叹了口气。 “唉哟!” 姚尚书正低头叹气,突然被一物砸到了脑袋。 伸手一摸,烂乎乎的柿子泥,令人作呕。 “姚大人没事吧?” “这树上的柿子不是早就摘光了,怎么还有烂柿子?” 有想趁机巴结姚尚书的大臣,连忙从怀里掏出汗巾替姚尚书擦了一把。 结果这一擦,一股狗屎的恶臭味就从砸破的裂缝里渗了出来。 “呕……” 这个前来帮忙的大臣,一时没有心理准备。 当场又把早饭吐在了姚尚书的身上。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旁人都不敢接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