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少年自有少年谋-《拐走杨玉环》
第(3/3)页
李九州料到这案子没那么简单,找到了掌管诉状、判决案卷的参军。
“参军可知,这永阳坊纵火案为何拖了这么久?”李九州义正严词却不失恭谨。
这参军已上了年纪,是个好心人。
见李九州年轻面善,不懂其中门道,低声提醒道:“那王清乃是御史大夫王公侄儿,户部郎中王焊之子,这桩案子,李少尹切莫太认真。”
他说的王公,是王鉷。
御史大夫王鉷是前任京兆尹,身兼二十多个职位,深得皇帝宠幸,朝庭内外皆畏惧于他的权势。
李九州知道涉及权臣,不再多问,谢道:“多谢参军提醒。”
又叫来了万南山,“永阳坊纵火案,先前听那王玉英所说,也不知是真是假,万一冤枉了好人,上头难免责怪,万捕头,你觉得那王玉英所言可否相信?”
万南山是个直人,说话也不拐弯,“王清仗着其家势,横行霸道,飞扬跋扈,这种人,便杀一百次也不足以泄愤。”
“好!”李九州拍案而起,“只是此案,咱们还得从长计议,我见你也是正直之士,且帮我一帮。”
“我本下人,自当听从李少尹差遣,若真能为民除害,我便死也不惧。”
李九州端详了半天,见万南山络腮虬髯,已有了主意,凑到他耳边:“素闻王焊父子痴迷道法,你且这般这般……”
交代完,万南山连连点头退去。
微风轻拂着脸庞,李九州慵懒的靠在椅子上,享受着窗棂透进来的一丝暖阳。
这个看似繁华的太平盛世,私底下隐藏着太多的阴暗。
看来京兆府中并不是那么风平浪静。
鲜于仲通明面上看起来对自己很好,实际是要让自己这个新人当冤大头。
这桩案子涉及到当朝最高检察官王鉷,若审判得稍有不慎,前途难测。
不能坐以待毙。
/116/116079/2898173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