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章氏兄弟-《大宋世祖》


    第(2/3)页

    “儿子谢过父亲大人,你的教诲,儿子定当牢记在心。”

    章楶摆了摆手,一脸的无所谓。

    “你赶紧回岐州。定边军军部的通报,督军折可适早就给到秦川郡、西安、平夏军和定西军。那边会根据早早制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采取相应行动。尤其是在凉州城指挥作战的定西军副督军刘法,他肯定会采取大行动,秦川郡承担着平夏、定西、定边三军的粮食辎重转运,蒋颍叔,离不开你这个户曹都事。”

    “是,大人,儿子明早就出发赶回岐州凤翔县城。”

    “嗯,蒋颍叔长于理财,尤善转运,干练有为,他被官家钦点为秦川郡布政使,简在帝心。假以时日,尚书省六尚书和左右仆射,必有他的位置。你跟在身边,难得的机会,一定好好生学习。”

    “边学边干,要是得到了蒋颍叔的赏识,他的举荐比为父的要强。为父的举荐,只是情面,官家的恩赏而已。蒋颖叔的举荐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翊善士,不在话下。”

    章綡一听,才明白自己的一切想法都在老父亲的心里。而他也早早为自己做好了谋划。

    一股暖流在心口回荡,老父亲啊。

    他当即深施一礼,“大人,儿子记住了。”

    五百里加急送到开封城,直送枢密院的,除了定边军都督折可适的通报之外,还有步军甲七师统制赵隆的军报。

    师一级的军报,有资格呈送枢密院参谋署。

    参谋署登记备案,作战局的参谋们经过讨论,没有发现需要值得纠偏的地方,于是没有做出任何附议,只是往上通报。

    赵隆的军报连同定边军的通报,被第一时间呈送进秘书省机要局。机要局看到是西北军报,誊抄一份后马上转送崇政殿。

    此时已经近黄昏,正是散衙时间。

    平时官家在这个时候,多半会去圣慈宫,陪圣母皇太后用膳。同时皇后曾氏、贵妃明氏会一起作陪,有时候圣母皇太会把隆佑皇后孟氏请去,一起用膳。也有时,崇恩皇后打着给圣母皇太后请安的旗号,正巧赶上,一起用膳。

    大约半个时辰后,晚膳完毕,皇后曾氏和贵妃明氏回自成一体的后宫-延福宫,官家再回崇政殿,继续处理朝政。一直到二更中,才回延福宫就寝。

    但是今天,官家不在圣慈宫。具体去了哪里,只有保卫局,以及内侍省的几位大伴才知道。

    章惇散了衙,径直回了府邸。

    他的府邸在内城右一厢启圣院后面的文昌街左三巷里。

    走进院子里,章惇毫不迟疑地摘下他的硬翅官帽,撩起官袍的下襟,快步走到偏房里。

    “快,快,老夫要更衣。端盆井水来,老夫要搽拭,太热了。”一进屋子他就忙不迭地叫道。

    章惇的结发妻子张氏一边帮他脱官袍,一边劝道:“老爷,一冷一热伤身体,容易生病。”

    “这又如何?官家寒冬腊月,一起床就用冷水搽拭身体,我这差远了。”

    张氏忍不住恼怒起来,“你这拗老汉,还要跟官家置这个气!他才十八岁,你多大了,六十六岁了,能跟他比吗?再说了,官家身体多好,跟飞熊猛虎一般,天天早上锻炼,见天的骑马射箭。你怎么不比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