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君士坦丁堡,最宏伟的建筑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然后其余大大小小的教堂,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都是那一区域最壮观和精美的建筑物。 在其余城市里,威尼斯、大马士革、阿勒颇、开罗...到处可以看到教堂,信耶稣或是信真主的。 在开封城里,佛教和道教,宋人信奉的这两项宗教的刹院,却很少,被淹没在这满满的人烟美景中。每一区域最精美的建筑,都是学校,听说是前些年从佛道刹堂改过来的。 约翰抬起头,神情复杂地说道:“或许宋人自信到不需要神来保佑他们;又或许,他们的神不在刹堂里,而在那里。” 顺着约翰的目光,尹萨克向北看去,越过朱雀御街,可以看到雄伟的宣德门楼。 这时,一群身穿华丽服装的人走了过来,陪同的理蕃司、保安警队连忙站到一边。 带头是两个年轻人,年纪稍大一点的那位向理蕃司和保安警队的人亮出一块腰牌,“在下校书郎刘子羽,这位是我的同僚,校书郎常同。我等奉官家口谕,传召拜占庭国使节。” 一位理蕃司的官员上前拱手道:“我等不敢阻碍两位秘郎办皇差。请问,可有行文?” “这里有秘书省通政司的行文,请拿回去交差吧。” “谢秘郎体恤。”接过公文,理蕃司官员自当告退,把约翰和尹萨克让给刘子羽和常同。 “两位,马车已经备好,请吧。”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约翰和尹萨克有些不知所措。 “不是说等官家陛下回京后再召见我们吗?” “官家希望尽快见到你们,但是他现在要巡察河南河道与河北几条河道贯通的情况,所以暂时回不了京城,所以派我等两人,来接二位。” 刘子羽神情平和,带着一种自信,徐徐说来。 约翰和尹萨克对视一眼,没有异议。 下得朱雀门楼,约翰和尹萨克看到一位熟人,杜达。 杜达向两人笑了笑,径直走到刘子羽和常同面前,不卑不亢地拱手道:“在下奉李都事之命,向两位秘书郎大人报道。” “是李十四郎的人?”刘子羽露出了澹澹笑意。 “是的。这是小的告身和文书。”杜达奉上一张折合的卡片和一份纸张。 刘子羽接过来,展开看了一眼,又还给了杜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