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忆君犹未看花回(四)-《大宋世祖》


    第(3/3)页

    又拿我跟十三哥比。

    他只不过做了这么一首词...是的,这一首词确实写得好,一个聚字、一个怒字,把潼关路的山河雄伟,地势险要写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连再顽固的守旧老儒生,也不得不说,这是真正心怀万民的天子王道之鸣,堪比尧舜。

    你怎么拿这首词来比呢?这首词不伦不类,体式无定、自由散漫,不合词牌,不符规范。哪里有我的这首《声声慢》工整?

    高求看出赵佶的不快,不客气地对门里说道:“宅里的贵人有我们官人贵吗?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小心砸了你家的破门,闯将进去,那就不好看了。”

    赵佶正要开口喝住鲁莽的高求。

    他是好面子的人。

    刚才虽然被驳了面子,可要是砸门进去,传了出去,就更加丢面子。自己在文人墨客和朝野间积攒的名声,恐怕要败坏光。

    只是他还来不及出声,旁边传来声音。

    “一群穷措大!既没有名,又没有钱,还想敲开李大家的门,滚一边去。”

    只见从巷子那一边走过来一群人,带头的那位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却是衣着华丽,轻浮骄横。

    身后那位十三四岁,唇红齿白,真正一个粉妆玉砌的少年郎。

    带头少年对赵佶施展完嘲讽后,昂着头对宅门说道:“右仆射兼度支尚书蔡府四郎,慕名前来拜会李大家,快快开门!”

    赵佶气得脸色惨白,胸口一起一伏,指着两个少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高求看在眼里,忠心耿耿的他勐地大喝一声:“直娘贼的,好个蔡计相府上,小小年纪就来游荡狎邪。”

    蔡四郎一直在老家读书,今年夏天才被父亲接到开封城。他只知道父亲官势熏天,无论在老家还是京城府上,无不巴结奉承父亲,因此让他睨视一切。

    见到高求如此讥讽,怒火冲天,不管不顾,大吼一声:“陈广,给我把这厮打杀了!”

    高求也不敢示弱,后退一步,对王府护卫喝道:“周同,给我扑倒这厮!”

    wap.

    /105/105839/28079995.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