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西南策略(一)-《大宋世祖》
第(3/3)页
“是!”宇文虚中连忙应道。
官家的话,带有些许敲打的意思。秘书省的秘书郎、校书郎是他最得用、最信任的,虽然一直没有出过大的茬子,但是调查报告的质量越来越差,已经让官家有所不满了。
身为秘书省二号人物,他有责任。
赵似已经转过身去,继续看着苏定波。
“你说得没错,大宋的乡村政策,必须多式多样,因地制宜。最重要的还是反馈和监察制度要完善,不要怕犯错误,真正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得不到纠正...”
赵似说了一会,对苏定波说道:“你继续。”
苏定波巴拉巴拉又说了一会,赵似突然插话问道,“你说农垦师经常招募山民,转化为各团部众?”
“是的。湘江农垦师各农场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有能力也有技术,修筑水利工程,科学种地,收成比当地百姓们多得多。许多山民看了两三年,实在受不了,抛下山里的地,跑来投奔农垦师。”
“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我听湘江农垦师的人说,他们有不少同袍故友在沅江和澧水农垦师,书信往来得知,那边才是大手笔,打败一个寨子,连整个寨子的寨民都吃下。”
赵似默然,拓垦团沿江河而上,占得多是江边河边的小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不用担心缺水。但是这样的地,以前属于当地各寨子的苗民。
章惇湖广拓边,确确实实打了不少仗,这才把大宋旗帜插到了新设的各边州。自己推行拓垦团,用改编的厢军去巩固和扩展章惇的拓边战果,自然也是战火不休。
只是相比起灭夏平辽战事,两湖拓边的战事规模要小的多,也要密集的多。枢密院抽调了附近五郡的郡兵,以及三卫的卫戍军,轮流上阵,配合拓垦团与当地苗民作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中间有所损伤,但总得来说战果显着。赵似想到的是,这个苏定波确实有些意思,他居然把自己制定的西南策略,揣测出个一二三来。
wap.
/105/105839/2808008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