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倭国的速效救心丸原本就掺着有奇楠。后来因为奇楠的稀缺性导致了成本太高,而替换成了其它药材。 “老板,这是啥,还真挺香的。”冉杰看着朱羽手里的佛像好奇的问题。 “奇楠,沉香中的精品。”朱羽解释了一句,“不过这玩意儿,可比普通的沉香稀缺的多。” “沉香稀缺吗?”冉杰有些疑惑的问,“市面上的沉香不少啊,也不贵……” “那你是被忽悠了。”因为老和尚和王薇都被麻醉了,所以朱羽也不算急,给冉杰科普起来: “市面上那些打着沉香名号的,绝大多数都是沉香木,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沉香。那玩意儿可好找——打个比方,就跟普通的枣木和雷击枣木,一个道理。” “原来这样啊!”冉杰恍然大悟。 “而且,这可不只是沉香,沉香中的黑奇楠,可比普通沉香稀缺多了! 这玩意儿在古时是被皇室视为“御用”的香品。曾经有过记载,皇上的龙床之上必备三味香料,其中一味便是奇楠。 而且皇帝在批阅奏折和上朝的时候,尤为喜欢焚烧奇楠,用其香气来“提神醒脑”。沉香的地位,从古至今就是不可撼动的。 后来因为沉香奇楠的珍贵性,被贪官污吏过度砍伐和采集,沉香资源逐渐枯竭,在宋代之后便成为了极其珍贵的“奢侈品”。 即使是奢靡无度的大清,皇室也开始“限量”使用沉香,除了祭祀之外,平时就连皇上都要“节约使用”,按月领取。 由此可见沉香的珍贵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市面上的沉香奇楠更是近乎绝迹。” 朱羽这么一说,冉杰立刻就明白了。 别看朱羽手里这佛像跟烂木头一样,可珍贵着呢! “那老板,这玩意儿值多少钱?”冉杰是受马列主义老人家的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战士,可不信那些神佛。 朱羽掂量了一下这佛像,说道: “据记载啊,十年前,一块160克的奇楠拍卖出了两千七百万!这块比那块重五六倍,你想想吧……” “我去,那不上亿了?”冉杰真没想到,这玩意儿竟然这么贵! “物以稀为贵嘛!”朱羽笑笑,把佛像藏到怀里,继续说道: “好了,咱们继续。这一次收获大了!” 说着他继续伸手往洞里摸去。 这一次,又摸出一个罗汉雕像来。 这个罗汉雕像核桃大小,倒是没原来那么大。 但胜在量多啊,一摸就不停了,直接摸出了十八个! 好家伙! 观音和十八罗汉放一起,这些家伙想干嘛? 再往里摸,然后又摸出一个小金匣来。 金匣拳头大小,看着挺精致,表面看不出里面有什么东西。 朱羽也没打开,直接揣进了兜里。 再摸,这里面就没啥了。 他抱着这些东西跳了下去,冉杰则拿着那块木板上去,把木板装了回去。 装好了,看着没有什么破绽之后,冉杰下来,问道: “老板,咱们把东西掏空了,后面没了味道怎么办?” “管他。”朱羽把东西装进了事先准备好的包里——其实是已经放进了空间,背好包说道:“东西绝对是从咱们国内抢过来的,我没要他们赔偿都算客气了。” 说着带着冉杰去了东偏殿。 东偏殿门先前那个眼镜男搞了半天都没打开,现在朱羽仔细看了看,在看明白锁子的构造后,便从包里取出两个铁丝磨制的工具来,对着锁子不停的撬捅着,没一会儿,锁子就被打开了。 打开锁子,朱羽和冉杰一起慢慢打开殿门。 这厚重的木门发出了咯吱声,好在朱羽和冉杰早有准备,取出润滑油来,在门轴上滴了一些,慢慢来回动了两下,等再开的时候,那声音就已经没有了。 殿门打开,里面便有一股子腐朽的味道传了出来。 偏殿并不大,和宏伟的正殿相比,这里更像是耳房。 里面也没有供奉什么神佛,而是摆着一些架子,架子上摆着一些书籍。 朱羽看得出来,这些书籍是经过一定的保护措施的。比如用一些草药香袋放在边上防虫。 房间内的湿度也算可以,四周还放了一些石灰来吸潮气。 不过这样简陋的保护措施,对于这架子上的古籍保护并不算很好。 “你把这里的书慢慢收起来,用袋子装好……” “这么多……”冉杰有些为难。 “看名字,捡好的装。”朱羽丢下一句话,“我还要去那边。” 冉杰也知道不能事事都靠老板,便勉为其难的选择了起来。 这些东西不光要好好选,装起来的时候也要小心。 这一趟过来,他们带了一些密封袋,就是希望能够安全的把这些古籍带走。 朱羽来到西偏殿,他用同样的办法打开门后,发现这里架子上不仅有古籍,还有一些书画。 书画都卷起来,放在一起。 朱羽压根就没看,直接把这里的古籍全都收进了空间里,包括那些书画。 然后他就走到了正对偏殿殿门的墙前。 墙上挂着一幅寒江钓雪图,差不多把半个墙都挡住了。 朱羽小心翼翼的把画摘下来,卷起来放进了包里,然后便开始研究起墙壁来。 当然,这墙壁不是古代的,也不是从华夏搬过来的,但墙壁的后面,是别有乾坤的。 朱羽之所以先开东殿门,就是让朱羽在那边呆着,不然他这边就不好解释。 研究了一会儿,在墙角找到了开门,拧了一下墙角处的一块略微凸出来的墙砖,那面墙就慢慢动了起来,露出一个容一个人进出的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