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等我嫁过去,我也不给。 吃人家喝人家,回头再骂人家,哪有这么忘恩负义的? …… “柱子,你还会讲故事?” 背着聋老太太出了四合院大门,聋老太太就问道。 “嗯,最近有空,看了一本杂书。” “里面有个故事,是一位叶先生写的,叫月牙儿,我感觉里面孤儿寡母的挺凄惨,跟秦淮茹她们家有点像,就跟秦淮茹讲了一讲。” “那意思呢,就是让她尽可能自立自强,别总想着靠外面的男人,也别为了点吃的就没了脸面。” 何雨柱一边走一边说,说到最后笑了一声:“可您看,这人要是改,也是很困难的。” 聋老太太若有所思,有一会儿没说话。 片刻后,用干枯的老手摸了摸何雨柱的脑袋瓜。 “柱子,这是忽然开窍了啊?” “这就是开窍?看故事有所感悟罢了。”何雨柱笑道,“老太太您去哪儿换钱?去鸽子市场?” “咱从不去哪儿。” 聋老太太说道:“投机倒把的事情不干,去椿树芽胡同。” “那里有一家老小,丈夫死的早,留下一些钱,但是每月粮票不怎么够,一家人吃不饱。” “我给他们粮票,他们不要,非得拿钱来换。” “其实这样也对,我帮他们也就只能帮一回,这样长久换,他们才能活下去。” “柱子,你说这户人家聪明,还是秦淮茹一家聪明?” 何雨柱听到这里,对聋老太太终于少了一开始的猜疑——她或许有一些算计,但是很可能还真没亏过良心。 像是这样粮票换钱,也是帮助孤苦人家,人品就相当可靠了。 至于秦淮茹家聪明不聪明,何雨柱有点感觉到无语。 别管秦淮茹家是不是聪明,反正原剧情里面,人家逮住了一个名叫“傻柱”的大冤种,吃了一辈子好处! wap. /130/130166/3035968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