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回城喽-《四合院:从拯救秦淮茹开始》
第(2/3)页
所以,出于最朴素的“他来抢我吃的”这种观念,有些乡村的村民,敌视排斥知青。
人和人不一而足,乡村和乡村也不一样。
有善待知青的地方,也有的知青特别努力机灵,让人不排斥、不敌视。
但是阎解旷,显然没有努力、机灵到被老乡承认为生产队的一员。
就像是阎解旷现在,被催促着叫起床来,匆忙洗把脸,跟着生产队、其他知青一起下地干活。
走在路上,阎解旷看到了一个粗布衣裳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哇哇叫的孩子,正掏了奶,嘴里哄着喂孩子。
阎解旷每次看到,都是说不出的滋味。
这是女知青王爱红,嫁给了这个三道口子村的老乡,生产队队长他儿子。
她是东部省份的姑娘,高中毕业正准备考大学,全部本事都学习和读书上,刚到了生产队,就被农活累趴下了。
具体到底怎么回事,阎解旷也不知道,反正她也就是一年左右,就嫁给了老乡。
一个文静纤弱的姑娘,就这样窝在了老乡家里,每天做家务,然后肚子渐渐鼓胀起来。
到现在,她已经脸色红扑扑的,跟农村妇女的脸色差不多。
只不过原来的几分静气,尚未完全打磨干净。
她也学了不少粗鲁的习惯,比如孩子哭了,一转身就掏奶来喂。
满怀着复杂的心思,阎解旷来到田地里面,跟着一起干农活。
农活其实不是每天都有,但是生产队的队员们都在卷,生怕那天不干活,工分落下了。
所以大家每天都干很多活,每天都很累,然后每年结算,都是粮食加粗粮勉强能过活。
一年年满怀着成就感和期待感,一年年地失落,其实他们的积极性也在被挫伤。
他们需要的,不是发狠地每年每天“没活找活干”,更需要先把“蛋糕给做大做好”,提升了生产力,才能改变这种窘迫的局面。
闷头“卷”到最后是摆烂,摆烂到最后,是迫不得已的改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