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海别,现在要是此时下令撤军,我们只能空手而归,得不偿失,父王何时无功而返过?” 铁木真面有不甘,雄浑的声音响起,阿刺海别起身来到他旁边落座。 “父王,无功而返又何妨,至少我军可以保存实力,临近初冬,很快大雪会封山,草原万里冰封,每逢严冬都是我们帝国最艰难的时候,父王还是要以子民为重,他们才是国之根本。” “明年春天草长莺飞,我们蒙古帝国的版图延绵数万里,休养生息一年,恢复国力,让百姓平安度过这个冬天,到时在放眼天下,父王在做定论。” “师傅和圣人没再父王身边,木华黎他们难道没有看出黄沙城的端倪?” “端倪?” “海别,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铁木真神情凝重,微眯眼眸,急切的声音响起。 “父王,一月有余不曾攻下黄沙城,这只是楚军刚刚修建的新城而已,父王可知这是为何?” “为何?” “黄沙城里军民合一,守城将领刘备,大能之才,善待百姓,现在我军出师无名,楚军却有百姓支持,父皇如何可以攻下?” “而且孩儿这两日在黄沙城里,发现楚国强将云集,他们麾下军团皆是楚军精锐,为何他们却闭城不出,明显是在时机未到,父王有没有想过,楚军会偷袭斡难河,黄沙城只是又来牵制父王大军的。” 阿刺海别之言似惊雷灌顶,恍然大悟的同时,后背传来一阵刺骨的寒冷。 “偷袭斡难河?” “来人啊!” 铁木真纵声厉喝,大帐外两名蒙古士兵冲了进来,跪地施礼,只听他厉声道:“传令四杰,四獒,八虎,前来大帐议事。” 从楚国宛城出,过北寒王城,穿过古纳河,便可抵达蒙古帝国腹地斡难河汗王城。 铁木真素来征战,汗王城只会留守少量兵甲,其他的都是老弱病残,如果楚军真的可以击败他北寒王城外的两大军图,那长驱直入前往斡难河之畔也并非没有可能。 楚国三年,初冬。 铁木真大军从黄沙城下撤走,历时半年的蒙古大军征战无疾而终。 此番征战铁木真内心遭受到巨大的冲击,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黄沙城刘备得知铁木真退兵,召集诸将在将军府议事。 往昔。 暗卫将阿刺海别送往黄沙城的时候,同时送来两道圣旨,刘备没想到楚帝运筹帷幄,了事入神,既然现在蒙古大军已经撤走,他决定执行楚帝信件传达的第二道诏令。 少顷。 吕布,赵云,关羽,苏烈,楚崖,庞德,张绣,李傕,郭汜,典韦,马超,仇锋诸将抵达将军府,诸将疑惑,蒙古大军已经撤走,刘备让他们起来会有什么事情。 刘备见众人齐聚,转身从背后木案拿起圣旨,诸将见状纷纷出列跪地施礼,雄浑的声音响起。 楚帝早猜到铁木真会撤军,所以他传圣旨让诸将前往永江城,对战扶桑帝国才是楚帝此番最大的军事行动。 张绣,李傕,郭汜依旧留在黄沙城和刘备一起镇守,其他诸将离开将军府纷纷赶回军营下令三军准备,第二日黄昏黄沙城楚军大规模离开。 “吾皇智谋无双,运筹帷幄,胜在千里,当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刘备身影笔直而立,眺望黄沙城外冲天的黄沙尘埃,看着浩浩荡荡离开的楚军,眸子里浮现坚定之色,喃喃自语声消散在寒风里。 东海,一处海边渔村外的码头,一艘船只停泊,远处寒山若隐若现,海天相接处,袅袅升烟。 三道身影从船只掠下,只见一人转身付了船费,三人站立在码头,为首的男子客气道:“老人家,这里是不是已经算是东吴之地了。” “哈哈,老朽早看出你们三人是外来的,这里是东吴之地,不过只是一处小渔村而已。” “三位器宇轩昂,一生富贵,看样子像是商贾,你们应该是要前往皇都。” “没错,老人家我们是要前往东吴皇城,不知从怎么前往?” 询问声响起,老者将船只绑在码头的木桩,再次开口道:“穿过鱼龙村,前行百里之地有城池,到了那里三位公子可以买快马前往皇都,约莫十天时间吧。” 老者话音落,三人再次将一些碎银交给老者,起身像面前鱼龙村走去。 “公子,海漂泊一个月之久,我们来这里到底为了什么?” 此时。 说话之人正是罗世信,那被称之为公子的当然是楚帝,一个月前,他秘密离开皇城,只带白起和罗世信两人,出海经历一个月的转折,终于来到了眼前的鱼龙村。 此番楚帝之行知晓之人很少,他准备悄无声息的走遍东海诸国,说是了解风土人情。 你信? 反正我不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