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粟-《穿越顺治皇帝的咸鱼皇后》
第(3/3)页
提及农业,她还真能与他说道说道呢。
“咱们大清以打猎畜牧为生,对农业发展不甚在行,所以济先生不知也情有可原。”
“真正的农田,且以大清现在的发展来看,一粒粟上能结出两三千不等的颗粒来,与这首诗词中的万粒相差甚远。”
“先生问我,为何之前一棵粟上能结出万粒的时候还有人饿死,那么学生有几点要说的。”
“第一,是有人谎报,当政者不侍农业,不知其中真实,所以给出的律法以及税法不大合理。第二,当政者没有重视农业的发展,这世上缺少真正理农事的大家,不被重视也就没有人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第三,官员之间的谎报,攀比造就了悲剧的发生。”
这话竟让济世无言以对啊,这话说得有理啊。
孟古青从上位走下来,对着济世深深一躬身。
济世不敢,慌忙跪下。
“臣惶恐。”
孟古青直起身来道:
“先生今日的话,我明白,可先生可知,我六岁指婚给陛下,六岁所学皆是身为皇后之礼仪,身为皇后每日用膳几个碟子几个碗,都有明确的规矩。明朝宪宗朱见深的皇后,乃是寒苦出身,朴素吧,一天只吃咸菜,嫁人不过一个月便别废除了。”
济世想开口反驳,不过被孟古青先一步道:“先生不必反驳,身为皇后,自然要有皇后的威严,这是规矩。唐明皇就是先乱了规矩,不顾规矩,法度,宠爱儿媳妇,最后害得差点亡了国,可后世却说是美人儿祸国。”
济世则道:“事情不是这么讲的。”
那是因为你心中偏见所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当众人读出来的时候,关注点是饿死人,而非去论证万颗子的可能性,更没有想法子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期望啊。人总是先抱怨,久而久之,也就忘记了初衷。”
“你看,我身为皇后,却能让济先生这般大家来传授术法,而旁人呢,济先生可愿意收一个贫苦……或许收宫中悼妃做学生?”
“……”济世彻底无言了,他冲着皇后稳稳一拜,“臣愚钝,请皇后娘娘赎罪。”
皇上听着他的话,不免轻哼,这人果然胡扯,说什么唐明皇?她当朕是什么?
皇上气不过,则直接走进去道:
“先生起来吧,她知晓什么,不过胡言乱语诓骗你的,你还真信了。”
孟古青心中冷哼,哼,你小子跟唐明皇比也好不到哪里去,人家唐明皇还建造了大唐盛世呢,你呢?为了女人闹腾出家,不负责任。
wap.
/106/106164/2757975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