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请处大辟之刑!-《万历佑明》
第(2/3)页
所以,说着朱翊钧就道:“吴中行、赵用贤等已有夺情忤逆皇宪一事在先,却不知悔改,到地方不知感恩朕免其死罪,更是变本加厉,诽谤朝廷、非议新政,即便因其为汉人而不能剐之,但也当行以大辟之刑!”
“沉焘、覃鸿志等士子哭庙蛊惑士子们罢考且不论,结果自己不但罢考,欲弃国弃君,还不准别人参考,甚至不惜做出劫杀士子之事,还诬忠烈遗孤为佞幸而要尽屠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
突然,朱翊钧就起身厉喝了一声。
张四维等执政公卿也都站起身,不约而同道:“臣等恭聆圣训!”
“这些阻止他人罢考,欲坏朝廷抡才大典乃至行盗贼之事,皆视为扰乱国策、欲谋不轨,也当处以大辟之刑!”
“另外,令其宗族有功名者皆写检讨疏,向朕剖明态度,一旦态度不诚恳,该族禁考三代科举!”
“至于因为非议新政、非议太师被抓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就看向了在场执政公卿:
“诸卿认为,当如何处置?”
张四维这时忙先说道:“回陛下,自当严惩!”
“陛下,臣认为不妥!”
这时,申时行突然说了一句。
然后,申时行就对朱翊钧拱手道:
“启奏陛下,以臣愚见,对于只是言论上不敬新政与太师者,宜外严内宽!”
“外严是因为矫枉必先过正,而才能统一不正之异论;”
“而内宽是为避免过正之后酿成党锢之争,进而使公报私仇者借机形成诬告之风,逼迫他人承认有非议新政之言。”
“陛下,臣认为申阁老所言甚是!”
“至于如何处置。”
“以臣之见,陛下刚才所言,令犯事士子宗族有功名官身者检讨,本身是很圣明有度的办法!”
“故臣认为,可让非议者先被拘押在诏狱反思一旬或半月,同时写检讨疏登《邸报》,反思己过,若反思得好,则不予追究,只令其改过自新;若反思得不好,则革除功名!”
潘成也在这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明显是和申时行一致的。
“陛下,臣认为,非议新政和太师的士子,的确难分是受蛊惑,还是心志未全觉悟不深之故,朝廷如今严加缉捕之,是为矫枉,不是不容他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