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与蜀对歌-《季汉彰武》


    第(3/3)页

    《驺虞歌》本意是赞颂男子在狩猎时百发百中的风采,后来传入军中,军士们便以此来鼓舞士气。此歌歌词虽然简洁,但旋律却极雄壮,配以蜀人高亢的声量,反复吟咏,似有一股登天之势。

    张既不甘示弱,便令将士们聚集在一起,一齐唱《无衣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衣歌》是关陇名曲,乃当年楚昭王为吴国灭国,楚国忠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乞师时,秦哀公所作。起初秦哀公并不愿意援助,但申包胥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这才感动了秦国君臣。故而此曲节奏缓中有急,曲调怨中带恕,声到高处,凄切与悲壮同奏,哀怒交织之间,更似有枕戈待旦,听鼓踏阵之感。

    起初,士卒们唱此歌只是为了回应蜀军,但渐渐的,他们也沉醉其中,似乎回忆起了这些年不尽的征战与厮杀。日月流转,他们从陇右入三辅,又从三辅到关东,再从关东回到陇右,这期间,渭水的河面封了又化,化了又封,兰梅原上的花朵也不知开放又凋零了多少次,当年在一起打马奋战的亲友们,如今更不知有多少阴阳永隔。而童年时平和的年景,似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念及于此,不知多少男儿流出眼泪,心碎如雨。

    到他们唱完时,天地之间寂静无声,似乎没有只剩下天上的旭日。但很快,马蹄踏雪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原来是蜀军的使者到了。

    合战的时刻到了。

    /94/94448/21116301.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