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诗诗研墨,范老拍案-《回到大宋做枭臣》
第(2/3)页
正因如此,他才想要见见写出这本书的作者。
原以为是一位浪荡不羁的风流公子,但见面之后,却让她不免有些失望。
难道,徐汉良真是文抄公?
时间一刻一刻的过去,这些才子们,要不摆烂,要不已经将诗篇呈了上去。
就在众人以为徐汉良要放弃之时,他却看向了一旁的李师师。
“师师姑娘,可否为在下研墨?”
李师师微微一怔后,旋即点了点头。
徐汉良将宣纸铺平,毛笔已经在洗笔碟中润湿。
沾染上些许墨水,徐汉良便开始提笔书写了起来。
……
红楼中。
几位山长正挑选着手中的诗词,却在频频摇头。
六十多页的诗词,多数都是泛泛之辈,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
挑选来挑选去,也只能挑选出两张还看得过去的诗词。
一看署名,正是两浙地区的那两位大才子。
不免让这些山长心中唏嘘,感叹着这是他们带过最差的一届。
“只有两页,那便呈上去两页吧,以免别的拙诗,污了几位大人的眼。”
一位山长叹了口气,递给了一旁的小厮。
小厮闻言,便捧起两页诗句,缓缓上了楼。
“可怜我两浙才子平平啊,何时才是我江南才子出头之日。”
另外一位山长同样呜呼哀哉了起来。
“山长,这里还有一份诗句。”
门外,一名侍女急匆匆的赶了进来。
“呈上来吧。”
一名山长随意挥了挥手,倒是没抱多大希望。
但在接过宣纸,看到上面的诗句的一瞬间,表情却有些呆滞了。
见到这一幕,隔壁的山长有些疑惑的接过了宣纸。
看完诗句的同时,已经拍案叫好:“好诗,好诗啊!”
“难道我江南才子,真的沦落到了这种程度吗?”
三楼之中,一位老者拿着两页诗句,哀叹一声。
“不过是诗词歌赋而已,难道这东西能救国吗?”
范老闻言,倚着窗户不屑说道。
作为实干派的他,向来都是瞧不起诗词的,特别是这种和秋相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