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如愿以偿-《皇子不争嫡》


    第(2/3)页

    谢贵妃听得连连点头:“有道理!嬷嬷看事总是这般通透!”

    “娘娘过奖了!”赵嬷嬷微笑。

    谢贵妃想想便有些欢喜:“圣上最重才能,文学武功哪一样都不许差,我原本还觉得,想要说服圣上给皇儿选个不那么出色的伴读挺难的,没想到傅家子偶然间竟拿了个文试第一,武试就算比谢昱成稍差,可凭着这文试的成绩,想要让圣上钦点他为伴读便容易太多了!”

    “是呀!”赵嬷嬷凑趣的道:“而且看得出来,对比谢家子,殿下对傅家子也更有兴趣一些,将来相处必定也更为和谐,这就是天顺人意,是娘娘和殿下的吉祥了。”

    恰好这时元安帝派来延宁宫询问伴读选拔意见的乾明宫大太监郑公公到了,谢贵妃便将自己选择傅玉辰以及选择傅玉辰的理由写成短短几句的条陈,交给了对方。

    宫中有太后和皇后共同制定的新条例,每月包含初一十五至少要有五天,皇帝必须留宿皇后宫中,贵妃则分得至少三天,其余四妃处至少各两天。

    但其实皇帝经常不会认真遵守这个条例,就连皇后那里,初一十五之外也很难见到皇帝一面,谢贵妃这里,更是很长时间都没见过皇帝了。

    瞧着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接了条陈就淡淡的告退而去,谢贵妃忍不住就轻轻叹了口气。

    赵嬷嬷就轻声开解:“娘娘,养生之道,在少思少念。”

    “我知道的,圣上心中始终记着元后,我们这些人其实都无甚分量……”谢贵妃无奈一笑:“好在我还有皇儿,只要皇儿好好的,将来能安心做个逍遥王爷,这一生便不亏了。”

    乾明宫,分前后殿,后面是寝宫,前面是勤政殿,是元安帝惯常用来批阅奏折,召见臣子的所在。

    此刻的勤政殿中,年近五十,双鬓花白,但身形仍然魁梧,腰板挺直的元安帝又在伏案处理奏折,他手握朱笔,时不时的就在摊开的奏折上圈几个圈,批上几个字。

    郑公公进来的时候,伺候笔墨的小太监依然大气都不敢透的在一旁静立。

    元安帝将刚刚批阅完毕的一本奏折堆叠在手边,抬眼望向郑沢:“都收齐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