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写稿的速度,因此快了许多。 不到十分钟,《千手观音》的新闻稿满天飞。 全是媒体自发跟流量,蹭热度,连宣发都省了。 事实证明了,好的东西,真的不需要买新闻,自然而然会有媒体进行报道的,因为媒体发稿也看热度的。 媒体发稿,并非完全蹭热度,只关注明星。 对于知识的拓展与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促使网友主动去了解石窟里的佛教文化,了解华夏的古文化。 经过层层解析,网友们才发现,《千手观音》这支舞的背后,蕴含了很深的古典文化,远非一支舞那么简单。 它是有内涵,有底蕴的舞蹈。 并不单单只有视觉上的震撼,心灵上的冲击。 它给人们带去的,是思考,是文化。 这支舞,在文化传播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华夏网发了一篇锐评文章,极大地赞赏了《千手观音》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厚的艺术造诣,并建议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 这支舞剧,不需要语言,也没有语言。 肢体,就是语言。 需要的看,是心灵的体会。 所以其实能比华语歌曲,在外更容易传播,更容易普及华夏文化。 这篇锐评文章,让所有华夏人都沸腾了。 主动传播华夏文化的事情,其实一直有在做。 但是,一直很难做。 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之大,不是一点半点。 便导致能走出国门传播的文化,往往都是先在国外传播一段时间,得到了老外的一致赞赏,然后国内看火了,才重新引进回国内。 不像这次,是先在国内火了,再传播到国外去。 别看这小小的一点变化,看似没两样,其实区别很大。 这代表了一种文化自信。 而在锐评文章的末尾,没出意外,又看到了李昱的名字。陈岚跟着沾光,也被夸了,大概率要受到重视,升一升职什么的。 跳舞的人值得夸,幕后的人更值得夸。 芋头们在文章下面,进行了统一回复: “合理!” “合理!” “合理!” 通篇回复,都是合理。 队伍齐整,楼形不乱。 京都电视台大门口的保安亭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