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更重要的是,前面一首快歌,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 慢歌慢热的弊病,就不那么明显,兴奋过后的观众,有足够的耐心听他娓娓道来。 “电视机前、直播前还有现场的观众,你们好,我是刘喜,为大家带来一首新歌:情画。” 这次晚会,也是直播。 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同时进行。 听到歌名《情画》,观众们立刻在脑子里过滤一遍,没有印象,确认是一首新歌。 期待,一下子就来了。 前奏是钢琴曲,很快进入唱的部分: “画上的油彩早已被风干,该怎么来完成我不明白。记忆的图案放在旧货摊,我担心会有谁懂得疼爱。” “……” 刘喜的声音,有故事,有味道。 他唱的情歌,一开口那悲伤的情绪便涌了出来。 几乎都不需要铺垫。 观众们的情绪由兴奋,转为平静,逐渐悲伤。 很快,现场观众发现,这首歌的旋律很有特点,给人熟悉的感觉。 但看直播的观众,则从字幕上一眼看到词曲作者,正是属着李昱的名字。 “果然没猜错,就是他!” “真特么强啊!太牛掰啦!” “李总,又是李总!” “没什么好说的,膜拜!” “我把话放在这儿,华亦晗唱的歌还是李总写的。” …… 今天除了看华流和寒流之间的较量,另一个乐趣,就是猜刘喜和华亦晗唱的歌,是不是李昱写的。 第一首歌已经证实,就看第二首歌是不是了。 刘喜开唱之后,长达两分钟时间,没有停下来过。 副歌部分,更是长达将近一分钟: “我孤单我不安,思绪被封住了口,黑夜却还是不罢手。强颜欢笑背后在暗淡中摸索,我祈祷只愿你听得到。” “从分开到现在我过的我在习惯,伤痛却依然在扩散,时间不听使唤为回忆上了锁 这段情我已放不开。” “……” 它没有多强的爆发,旋律也没有爆炸。 但总有种苦涩,在重复的旋律中,反复品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