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哦么!好凄婉的曲子,开头像人在叹息。” 金成佐到底是研究音乐的。 在李昱拿出二胡,整个寒国没几个人在第一时间认出来,只有金成佐认出来了。 华夏的许多二胡曲子,金成佐都听过。 甚至还到民间去收集过,可惜没有收到多少。 这里面,甚至还有个趣事。 第一年来华夏,金成佐是直接到的北方。 因为哪儿距离寒国近,有许多寒国人在那儿,金成佐去了很方便。 民间乐曲当然要到民间去收罗,城市里面是绝对没有的。 金成佐走了几个村子,得到的答复是民间许多曲谱早就没了,被小日子收走了。 他当然信,小日子曾经在寒国也干过同样的事。 但是,金成佐不相信,华夏那么大,那么多曲谱都被小日子收走。于是他走遍华夏,也没有找到一部。 不过也并非没有收获,金成佐听了许多华夏民间乐曲。 其中唢呐、二胡听了无数。 然而,李昱前面表演的唢呐曲子,和现在表演的二胡曲子,金成佐一首都没听过,但凡有一个前奏相似,他就会知道表演的是哪首曲子。 结果仔细聆听,全都没听过。 “阿尼!他不会全是原创思密达?” 金成佐大胆地猜想。 可是,直播画面上,曲名、作者标注出来时。 金成佐只看到这样几个字: 曲目:二泉映月。 表演者:李昱。 后面还有伴奏团队等名字。 金成佐知道,一般曲目的后面或者下面,跟的词曲作者的名字。 他不熟悉其他汉字,但是认识‘李昱’两个字。 他上网查过,大致了解了李昱的履历。 “哇!华夏竟然有这样的人才,还敢把他放出来到寒国来发展,难道就不担心他跑了吗?” 金成佐了解李昱的履历,但是只了解大概。 这点时间,不允许他全部了解。 因此,金成佐误以为,李昱在国内发展不下去,才被迫来了寒国。 这让金成佐莫名地兴奋,在想着是不是可以,让李昱入寒国国籍,成为寒国人。 金成佐这个已经算好的,在想怎么让李昱入国籍。 另一边,大寒日报看了今天的演唱会开场之后,召集报社开会,主题为:如何证明李昱是寒国人? 大概会从几个方面入手:祖籍、族谱、血缘等方面。 惯用伎俩了,无须大惊小怪。 《二泉映月》前奏的叹息,是引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