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昱为的大义,只能不拘小节。 接下来就是真戏真做,李昱和黄本民爷孙俩的冲突,摆到明面上。看似节目组的安排,让所有人误以为是节目效果,只有少有的几个人知道,他们是真的有矛盾,真的要在厨艺上一较高下。 厨艺比拼,是分组进行。 ab为一组,cd为一组……这样循环比拼,胜者晋级下一轮。 前面的比拼环节,一般不是比做菜,而是比刀工、食材辨识、颠勺……等等一些比较基础的厨艺,相当于开胃小菜。 这个比拼过程中,总有不会的嘉宾。 比如切土豆丝儿,跟职业厨师相比,嘉宾的刀工稀烂,然后供观众取笑、谩骂。在综艺节目里,这叫小丑,好听点,则叫搞笑担当,专门逗观众笑的。 再上一层,有名气一点的明星,会设置一些他们擅长的游戏环节,并且通过比拼体现出来,供观众惊叹:哇,这个明星的厨艺还可以啊。 这个环节主要是捧新人,像黄在英这样的星二代。黄本民还是厨师,但是是明星厨师,跟一般厨师不同,他属于明星范畴了。 最上一层,就是李昱和黄本民这样的台柱。 他们的形象,一定是正面的。 如果李昱不会厨艺,那么会让他负责颜值,也就是门面担当。但他有厨艺,那么剧本就要改写,体现他高超的厨艺。 他是用来给观众惊叹,来吸引观众收看的。 黄本民也是同样的道理,但他保证的是另一个群体,年龄稍大一些的。 朴一生找李昱对剧本时,想的是让李昱做花瓶,充门面,然后记录一些,李昱比较拿手的菜,或者独特的烹饪手法,让编剧恰当地安排到节目当中。 这么做,自然是为了保证李昱的正面形象。如果有需要的话,比如说打造一个‘厨神’的人设,那么就会安排厨师给李昱特别培训。 然而,李昱并没这方面的需求,他只是道:“我什么都可以,就按照厨师来对待,不需要被我当作明星。” 朴一生当时不相信,可是李昱坚持,他没办法只能答应。 但还是留了个心眼儿,让编剧设置的第一个厨艺比拼环节,是非常简单的那种:磨刀。 完了之后,看谁磨的刀更锋利,交流诀窍什么的。 黄本民和黄在英拿到剧本,看到这个厨艺比拼环节,当场就笑了。 这不是明摆着,在照顾李昱以及其他没有厨艺的明星嘉宾嘛。 否则一个磨刀比赛,有什么可看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