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科举后的人才-《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3/3)页

    “三位不必多礼,起身吧。来人,赐座!”

    “多谢楚侯。”

    三人和黄忠见礼后入座。刘琮等三人坐下,便开口问道,“据孤所知,三位应该是在益州当官,怎么来我荆州了呢?”

    邓芝躬身道,“禀楚侯,益州刘璋暗弱,非明主也。我们三人听闻科举后,便都想来荆州碰碰运气了。”

    李恢接着道,“我们三人在襄阳碰到,都是益州人,便结伴同行了。”

    这三个人,李恢曾是建宁郡督邮,费诗是绵竹县县令,听闻科举后,二人毅然决然地辞官而去。

    邓芝,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代。本就是新野人士,入蜀定居,听闻科举考试后,也从益州赶来。

    刘琮明了,“孤虽坐镇荆襄,然天下英才孤还是有所了解的。”

    在三人紧张的神色中,刘琮继续道,“三位的才能,孤也是知道的,邓芝和李恢可为兵部侍郎。费诗可为礼部侍郎。”

    “科举已过,你三人为孤自行征辟,为避人闲话,就先从侍郎做起吧。你们可愿意?”

    三人面面相觑,对刘琮叩拜道,“我等三人,多谢楚侯!”

    对于荆州的官职,他们也有所了解,六部的主官叫做尚书。而刘琮采用的是唐时的三省六部制,侍郎可以说是六部的二把手了。

    “孤在襄阳,为你们三人赐下府邸,你们先入住吧。待到过完年,你们再正式上任吧!”

    “谢主公!”

    送走了几人后,刘琮又派段坤去襄阳贴了几张告示。

    若是有未能参加科举的人才,可自行前往候府,楚侯将择优录用。若是未被录用上,楚侯也将发放回返的路费!

    刘琮这么做,只是突发奇想。万一还能逮住几个人才呢?

    /101/101194/2891630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