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刘琮下乡-《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2/3)页

    “大的十岁了,老二老三九岁了,都是生下来没多久,他们的爹就战死了。”

    “那他们的母亲呢?”

    郑老头闻言,有些苦涩的开口道,“老大的媳妇身子本就不好,得知他爹战死,没多久人也没了。”

    “老二的媳妇,为了三个孩子,去青楼做了娼妓。每月都给家里送钱,现在日子好过了,俺和老婆子想让她回来。”

    “可她却说没脸面对俺们,也不想给娃娃抹黑。俺们从来没怪那孩子,她做的都是为了几个孩子啊。”

    郑老头说话的时候,已经开始掉眼泪了。荆楚乃至天下间的百姓,大多都是如同郑老头一家。日子过得苦哈哈,想尽办法都要让家人苟活。

    或许你看不起,嘲笑人家,但是没办法,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么艰难,尤其还是在这样的乱世。

    像是张六那样的,已经是大户人家的好日子了,这也是刘琮优待军人的结果。更多的,都是郑老头这样,住着茅屋草房,过些艰难的日子。

    “阿翁,你莫哭,等俺长大了,就把娘接回来!”

    “哎哎,俺乖孙懂事。”

    孩子虽小,却也知道安慰他的爷爷,郑老头悲伤的同时,挤出笑容安抚着孩子。

    面对这一幕,刘琮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安慰,他只能再次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定要做更多利于百姓的事,让百姓别活的这么艰难。

    “咱家里的长生牌坊,就是你们面前的人,能有好日子过,你们得谢谢人家。”

    郑老头指了指刘琮身后,对着三个孩子说着,“给楚侯磕个头,都是他咱家才能有地,二蛋子才能上学。”

    三个孩子尽管还是胆怯,还是听了爷爷的话,对刘琮跪地叩首。

    “老伯,切不可如此啊。”刘琮急忙起身,要把三个孩子扶起来。

    郑老头正色道,“这是应该的,都是您俺家才能有今天,您不满意是想我这把老骨头也给您叩首不成?”

    “不不不,您千万别,我哪里能受领的起呢?快让几个孩子起来。”

    刘琮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屋子里给他立的长生牌坊了。

    如果说他在行政的时候,还存着稳固统治的心思,这一刻,刘琮彻底地只想让百姓好过些。

    面前的老头和三个孩子,是天下无数老百姓的写照,他们都是如同这一家一样,活着都艰难,更不用说生活了。
    第(2/3)页